银行资格考试题库 谢谢!

2024-05-09

1. 银行资格考试题库 谢谢!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
1、金融市场上的资金净借入者是:( )
A、居民部门 B、企业 C、政   府   D、合同式储蓄机构 E、中介性金融机构
2、公认的最早成立的现代中央银行是:( )
A、瑞典国家银行 B、英格兰银行
C、法兰西银行    D、德国国家银行
3、1994年以前不实行商业银行分支行制的是:(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E、瑞典
4、年通货膨胀率在3%以下的通货膨胀称为( )。
 A、爬行式通货膨胀 B、温和式通货膨胀
C、奔腾式通货膨胀 D、恶性通货膨胀
5、按我国货币供给的统计口径,M1等于:( )
A、现金流通量 B、企业活期存款
C、①+②  D、储蓄存款
6、导致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 )。
 A、货币供应过多 B、货币贬值   C、纸币流通 D、物价上涨
7、现代银行的本质特征是:( )
A、扩大了信用中介功能
B、具有信用创造功能
C、建立了部分准备金制度
D、实行非现金流通制度
8、我国利率属于:( )
A、市场利率 B、官定利率 C、公定利率    D、优惠利率
9、下列属于所有权凭证的金融工具是:( )
A、债券  B、股票 C、商业票据 D、银行票据
10、巴塞尔协议规定,银行资本金不得少于风险资产的( );核心资本的比率不得小于( )。
A、20%;10% B、15%;10%   C、10%;5%  D、8%;4%
11、哪种理论认为,没有必要把资产管理作为银行保持流动性的唯一手段,银行完全可以在需要资金时进   入市场借入资金:( )
A、负债管理理论 B、资产管理理论 C、商业贷款理论 D、流动偏好理论
12、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实行的是:( )
A、一元中央银行制
B、二元中央银行制
C、多元中央银行制
D、复合中央银行制
13、金融深化表现为金融与经济发展形成一种( )的状态。
A、良性循环 B、恶性循环
 C、无序 D、频繁变动
14、按我国货币供给的统计口径,M0等于:( )
A、现金流通量 B、企业活期存款
C、①+②  D、储蓄存款
15、能够比较准确的反映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一般物价水平变动情况,但容易受到物价结构影响的通货膨胀测定指标是( )。
A、消费物价指数 B、批发物价指数
 C、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 D、居民生活费用指数
16、按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货币层次划分口径,M1包括( )。
 A、活期存款 B、现金   C、储蓄存款 D、A与B之和   E、A与C之和
17、下列不属于“准货币”范畴的是( )。
 A、定期存款 B、储蓄存款
 C、活期存款 D、外币存款
18、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认为,货币需求函数具有( )的特点。
 A、不稳定 B、不确定   C、相对稳定 D、相对不稳定
 19、下列各项中,( )通常不包括在货币政策的三要素中。
 A、传导机制 B、政策工具 C、中介指标 D、政策目标
20、货币政策诸目标间呈一致**的是( )。
 A、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 B、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
 C、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 D、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
1、下列属于“准货币”范畴的是(   )。
 A、定期存款 B、储蓄存款
 C、活期存款 D、外币存款
2、商业银行在国际金融市场借款的形式有:( )
A、固定利率的定期存单
B、欧洲美元存单
C、浮动利率的欧洲美元存单
D、本票    E、发行债券
3、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取决于:( )
A、总财富                           B、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
C、非人力财富在总财富中所占的比重 D、利率水平
E、财富所有者对不同形式财富所提供效用的嗜好与偏好
4、中央银行的贴现率有以下特点:
A、是一种短期利率
B、是一种长期利率
C、是一种市场利率
D、是一种官定利率
E、是一种标准利率或最低利率
5、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选取要符合如下标准:
A、可控性    B、可测性 C、相关性
D、抗性 E、可行性
6、中央银行资金清算业务分为:( )
A、现金结算 B、非现金结算
C、集中票据交换
D、集中清算交换的差额
E、组织异地之间的资金转移
7、货币政策的三要素是指 ( ADE )。
 A、政策效果 B、传导机制
 C、政策工具 D、中介指标
 E、政策目标

8、中央银行集中保管全国存款准备金的目的在于:( )
A、保证存款机构的清偿能力
B、通过调整准备率,控制商业银行货币创造能力和信用规模
C、通过存款准备的集中保管,增强中央银行资金实力
D、等待有利的贷款或投资机会
E、直接给政   府以贷款或透支
9、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包括:( )
A、贷款承诺 B、票据承兑或保证
C、货币掉期 D、远期利率合约
E、外汇期权
10、“紧”的货币政策是指( )。
 A、提高利率 B、降低利率   C、放松信贷 D、收紧信贷   E、增加货币供应量
11、货币政策时滞以中央银行为界限可分为( )。
 A、内部时滞 B、外部时滞 C、认识时滞 D、行动时滞   E、管理时滞
12、在货币政策诸目标之间,更多表现为矛盾与冲突的有( )。
 A、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 B、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
 C、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 D、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
 E、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
13、决定货币乘数大小的因素有( )。
 A、提现率   B、国外净资产   C、超额准备金率 D、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E、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之间的比率
14、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点是( )。
 A、调控效果猛烈 B、主动性强
 C、灵活性高     D、影响范围广 E、可以进行微调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
1、通货膨胀
2、原始存款
3、超额准备金率
4、货币市场
5、商业信用
6、金融工具
四、问答题(每题8分)
1、简述我国利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
2、商业银行的经营方针是什么?西方国家如何对商业银行进行存贷款经营的管理?
 3、什么是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如何选定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
4、简述公开市场业务的长处与制约因素。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
1、B   2、B   3、A   4、A   5、C   6、D   7、B   8、B   9、B   10、D  
11、A   12、A   13、A   14、A   15、C   16、D   17、C   18、C   19、A   20、A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
1、ABD   2、ABCE   3、ABCD   4、AD   5、ABC   6、CDE   7、ACE   8、ABC  
9、ABCDE 10、AD 11、AB   12、BCDE 13、ACDE   14、BCDE  
三、名词解释(每个3分)
1、是指由于货币供应过多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货币现象。
2、一般是指商业银行(或专业银行)接受的客户现金和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是商业银行从事资产业务的基础。
3、是指商业银行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而保留的准备金占全部存款的比率。
4、期限在一年以内的短期债务工具大量交易的市场。
5、非金融企业之间相互以赊销商品或预付贷款等形式提供的信用。
6、在信用和融资活动中产生,能够证明金融交易金额、期限、价格的书面文件。
四、问答题(每题8分)
1、答:利率的平均水平;
 资金的供求情况;
 物价变动的幅度;
 国际经济的环境;
 政策性因素。
2、答:商业银行的经营方针有:
(1)安全性方针:是指银行经营中,应尽量减少资产风险。
 (2)流动性方针:是指银行经营中,应能及时满足存款人随时支取的要求。
 (3)盈利性方针:是指银行经营中,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利润最大化是银行追求的最终目标。以上三个方针是统一的,也是对立的。只有从实际出发,统一协调,寻求最佳组合,才是各国银行努力的最终目标。
西方国家对商业银行存、贷款经营的管理主要体现在:
(1)存款经营的管理。包括对存款利率管理、对存款保险管理和对吸收存款方式进行某些限制。
(2)贷款经营的管理。包括对贷款风险管理;对贷款长短期限结构管理;重视信用贷款占全部银行贷款的比例,鼓励银行进行抵押贷款业务;对内部人员和关系户贷款进行限制以防止徇私舞弊。
3、答:货币政策中介指标是指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而选定的中间性或传导性金融变量。

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选取标准为:
可测性:指中央银行能够迅速获得该指标准确的资料数据,并进行相应的分析判断
 可控性:指该指标在足够短的时间内接受货币政策的影响,并按政策设定的方向和力度发生变化。
 相关性:是指该指标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控制住该指标就能基本实现货币政策。
4、答:(1)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来调节市场货币量的政策行为。
(2)公开市场业务的长处是:主动性强、灵活性高、调控效果和缓、震动性小,影响范围广。
(3)公开市场业务的制约因素:中央银行干预与控制金融市场的金融实力;发达、完善的金融市场;其它政策工具的配合。
一、单项选择(10*2共20分)
1、货币的本质是(        )
A、金属货币       B、纸币        C、支付凭证       D、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2、企业之间的赊销、预付属于什么信用形式(        )
A、商业信用       B、银行信用        C、国家信用        D、消费信用
3、按资金的偿还期限分,金融市场分为(        )
A、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                 B、同业拆借市场和长期债券市场
C、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D、回购市场和债券市场
4、银行在票据未到期前将票据买进的做法叫(        )
A、票据贴现       B、回购       C、同业拆借       D、票据结算
5、下面哪种是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是(        )
A、有价证券买卖        B、贷款业务       C、再贴现业务        D、货币发行
6、目前各国商业银行常采用的经营管理方法是(        )
 A、资产管理        B、负债管理       C、资产负债综合管理        D、贷款管理
7、我国目前拥有货币发行权的银行是(        )
A、中国进出口银行           B、汇丰银行上海分行
C、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D、中国人民银行
8、认为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经济发展过程中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是(        )
A、需求拉上论    B、成本推进论    C、开放型通货膨胀    D、隐蔽型通货膨胀
9、凯恩斯把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动机分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        )
A、消费动机       B、投机动机       C、流通动机          D、安全动机
10、下列不属于国家所追求实现的宏观经济目标是( )。
A、充分就业       B、利率稳定       C、国际收支平衡       D、物价稳定
二、多项选择(10*2共20分)
1、货币的职能有(       )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储藏手段
D、支付手段             E、世界货币
2、影响资产需求的因素主要有(       )
A、财富总量             B、预期收益             C、流动性
D、风险性                E、期限性
3、下列信用工具中属于短期信用工具的有(       )
A、优先股                B、普通股                C、商业票据
D、国库券                E、人寿保险单
4、金融交易客体中属于基础性的有(       )
A、货币头寸             B、期货                    C、债券
D、外汇                    E、股票
5、金融创新的原因包括(       )
A、竞争需要             B、规避管制                 C、规避风险
 D、技术进步             E、政   府支持
6、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特征(       )
A、金融市场开放          B、金融资产形式单一       C、金融资产结构不合理
D、政   府管制严格          E、金融机构单一
7、下面属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有(       )
A、商业银行             B、信托公司             C、保险公司
D、中央银行             E、证券公司
8、属于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有(       )
A、证券投资             B、票据贴现             C、货币发行
D、贷款                    E、吸收存款
9、中央银行典型的三大职能有(       )
A、发行的银行              B、证券投资             C、银行的银行
 D、国家的银行              E、政策制定
10、下列机构中属于我国金融监管机构的有(       )
A、银监会                B、证监会                 C、保监会   
 D、财政部                E、社保中心
三、名词解释(4*5共20分)
1、国家信用
2、同业拆借
3、金融创新
4、风险投资
四、简答题(任选3题,每题8分共24分)
1、简述货币制度的主要构成要素。
2、简述二板市场的特征及创建二板市场的意义。
3、简述金融创新的影响。
4、简述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以及经常采用的货币政策工具。
五、论述分析题(本大题共16分)
1、某机械出口公司,出口一批机械产品,合同金额为120万美元,采用货到付款方式,预计三个月后可能到账。为防止市场风险,你可以采用保险、远期合约、期货和期权等保值措施。(1)请分别说明如何用这四种方式保值;(2)如果用期权方式,交纳期权费6万元,合同汇率为1美元=8.30人民币,请分别计算三个月到期后1美元=8.28人民币和1美元=8.32人民币时两种不同情况下企业的收益。(提示:已知企业的出口综合成本为950万元人民币)
单项选择
1、D   2、A   3、C   4、A   5、D   6、C   7、D   8、A   9、B   10、B
多项选择
1、ABCDE   2、ABCD   3、CD   4、ACDE   5、ABCDE   6、BCDE   7、BCE   8、ABD   9、ACD   10、ABC
三、名词解释
1、国家信用——政府以债务人的身份筹集资金的一种借贷行为。
2、同业拆借——金融机构(除中央银行外)之间的互相借贷短期资金的行为。
3、金融创新——创新即创造新生事物,金融创新是金融领域内的创新。
4、风险投资——资本投向高风险领域(高新技术及产品开发领域),又称创业投资。
四、简答题
1、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第一,规定本位币货币材料与货币单位。
第二,确定本位币和辅币的发行与流通程序。
第三,规定发行准备。
第四,规定过比的对外关系,如能否自由兑换,汇价的确定方法等。
2、二板市场的特点及创建二板市场的意义。
特点有:一是,面向新兴的高成长、高科技中小企业
二是,与主板市场不同,上市条件比较宽松
三是,信息披露等管理很严格,以保证市场稳定
四是,保荐人制度和做市商制度
意义有:一是,给风险资本提供了退出机制
二是,高科技发展的资本支持,提供再融资平台
三是,上市以便于改善公司治理结构
3、金融创新的影响。
有利影响:对投资者和筹资者来说,提供了多元选择,满足不同的要求。
对金融机构来说,增强抵御风险能力,提高收益。
对金融市场来说,使市场更繁荣,推动经济发展。
不利影响:风险增大。
监管难度加大,政策造作更复杂。
4、简述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以及经常采用的货币政策工具。
宏观政策目标是: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充分就业,经济增长
货币政策工具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
五、论述说明题
我国金融改革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措施
我国金融改革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的融资方式及渠道,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仍然还存在不足其中主要反映在金融机构的业务经营活动中和金融市场中的不足,可以分别从这两个方面来谈金融改革中仍然还存在的缺陷。
一、从金融机构业务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谈:
以银行机构业务经营为例:银行包括现有业务品种单一,经营方式不够灵活以及经营理念,管理体制中仍有不足,可以从相关方面来完善。
二、从金融市场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来谈:
以资本市场为例:我国资本市场中股票市场融资比例和债券市场融资的比例不协调,股票市场相对发达而债券市场相对发展滞后,同时在债券市场中又存在企业债券市场发展更为滞后的现象。 


    
1、
农村信用社在我国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如何? 
答:农村信用社是由辖区内农户、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入股组成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04年6月末,全国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26724亿元,占全部金融机构存款的11.6%;各项贷款余额19585亿元,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的11.5%。其中,农业贷款余额8615亿元,占全部金融机构农业贷款余额的86%。农村信用社正在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
2、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答: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民增加收入,需要在资金、技术、人力等方面增加投入。其中资金的投入在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目前情况看,资金投入主要是三个渠道:一是农民自己对生产活动本身的投资;二是增加财政资金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其他有关补贴;三是金融部门的信贷资金。在这三个方面,金融部门的信贷资金投入占有很大的比重,有的地方甚至在60%以上。而统计数字表明,金融部门的信贷资金中,农村信用社的资金占到80%左右,有的地方甚至已达到90%。 
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以服务“三农”为己任,在支持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1999年以来,为适应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需要,农村信用社积极开办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大力推广信用农户、信用村镇等评定活动,大大简化了农民贷款的手续,方便了农民贷款,也使农民的贷款面有了很大提高,困扰多年的农民贷款难问题有了一定程度的缓解。至2003年年末,全国有32 225家农村信用社开办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占机构总数的94.8%,有18 553家农村信用社开办了农户联保贷款,占机构总数的54.6%。2003年当年,全国有6 217万农户获得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占有贷款需求且符合贷款条件农户数的64%,占全部农户数的28%。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商业银行大量撤出在农村的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为“三农”服务的任务更加艰巨,作用更加凸显。 
3、为什么国务院决定进行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答:农村信用社作为主要服务“三农”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多年来尽管在改革体制、改善管理、改进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支持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与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相比,在管理方式、经营模式、服务方式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适应,在管理体制、产权制度、风险防范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影响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作用的发挥,需要通过不断地深化改革,在发展中逐步予以解决。 
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村信用社改革问题十分重视。1997年以来,国务院多次组织有关部门对农村信用社改革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国务院领导同志也亲自考察农村信用社工作,并作重要指示。2003年以来,中央明确提出,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总体要求是“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扶持,地方政府负责”,强调要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好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问题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改进农村金融服务,不仅关系到农村信用社的稳定健康发展,而且事关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大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东西南北差异较大,各地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状况和发展水平很不一样,不同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金融的要求也不相同。虽然农村信用社改革已经研究论证了很长时间,并且也在局部进行了多方面的试验,但是,对于如何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如何因地制宜地改革农村信用社的产权结构,如何选择确定适应不同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服务要求的农村信用社组织形式等问题,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试验。特别是这次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两个重点,涉及到方方面面的责权利关系的调整,情况复杂,政策性强,必须积极慎重、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因此,国务院决定选择部分省(区、市)进行试点,在认真实践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再逐步推开。 
4、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根据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金融服务提出的新要求,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服务农业、农村和农民为宗旨,按照“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支持、地方政府负责”的总体要求,加快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把农村信用社逐步办成由农民、农村工商户和各类经济组织入股,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农村金融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更好地支持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帮助农民增加收入,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银行资格考试题库 谢谢!

2. 我国的金融机构有哪些

  金融机构,是指专门从事货币信用活动的中介组织。我国的金融机构可以分为:银行、信托、保险和证券。
金融机构通常提供以下一种或多种金融服务:
  一、在市场上筹资从而获得货币资金,将其改变并构建成不同种类的更易接受的金融资产,这类业务形成金融机构的负债和资产。这是金融机构的基本功能,行使这一功能的金融机构是最重要的金融机构类型。
  二、代表客户交易金融资产,提供金融交易的结算服务。
  三、自营交易金融资产,满足客户对不同金融资产的需求。
  四、帮助客户创造金融资产,并把这些金融资产出售给其他市场参与者。
  五、为客户提供投资建议,保管金融资产,管理客户的投资组合。
  上述第一种服务涉及金融机构接受存款的功能;第二和第三种服务是金融机构的经纪和交易功能;第四种服务被称为承销功能,提供承销的金融机构一般也提供经纪或交易服务;第五种服务则属于咨询和信托功能。
  一、银行
  1、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是1948年12月1日在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的基础上合并组成的。1984年以前,中国人民银行身兼中央银行及商业银行的职能。1983年9月,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同时成立中国工商银行来办理其原来商业银行的业务。1995年3月18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确立了其作为中央银行的法律依据。
  2、政策性银行
政策性银行,一般是指由政府设立,以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为目的的,不以盈利为目标的金融机构。1994年,我国组建了三家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2008年12月16日,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成为我国第一家由政策银行转型而来的商业银行。
  3、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存、放款,办理转帐结算为主要业务,以盈利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企业。能够吸收活期存款,创造货币是其最显蓍的特征。商业银行通过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对其银行资产、负债进行综合、全面管理,通过谋求合理的资产与负债结构,使银行资产达到保值增值目的。我国现有5家国有商业银行(中、农、工、建、交)、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中信、华夏、招商、光大、民生、浦东发展、深圳发展、渤海、广发、兴业、浙商及恒丰),110家城市商业银行。
  二、信托
信托投资公司是一种以受托人的身份,代人理财的金融机构。它与银行信贷、保险并称为现代金融业的三大支柱。我国信托投资公司的主要业务:经营资金和财产委托、代理资产保管、金融租赁、经济咨询、证券发行以及投资等。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清理整顿金融性公司的要求,我国信托投资公司的业务范围主要限于信托、投资、和其他代理业务,少数确属需要的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可以兼营租赁、证券业务和发行一年以的专项信托受益债券,用于进行有特定对象的贷款和投资,但不准办理银行存款业务。信托业务一律采取委托人和受托人签订信托契约的方式进行,信托投资公司受托管理和运用信托资金、财产,只能收取手续费,费率由中国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三、保险
保险,运用互助共济的原理,将个体面临的风险由群体来分担。目前,我国保险公司的业务险种达400余种,大致可分为财产保险、责任保险、保证保险,人身保险四大类及保险机构之间的再保险。1995年10月1日,第一部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开始施行。我国全国性的保险公司包括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中保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中保再保险有限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华泰财产保险公司,泰康人寿保险公司和新华人寿保险公司等;地方性的保险公司有新疆兵团保险公司,天安保险公司,大众保险公司,永安财产保险公司和华安财产保险公司等;外资、合资保险公司有香港民安保险深圳公司,美国友邦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美国美亚保险公司广州分公司,东京海上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中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瑞士丰泰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等。
  四、证券
证券,指政府部门批准发行和流通的股票、债券、基金、存托凭证和有价凭证。主要证券机构简介:证券公司,又称证券商,主要业务:推销政府债券、企业债券和股票代理买卖和自营买卖和自营买卖已上市流通的各类有价证券,参与企业收购、兼并,充当企业财务顾问等,如华夏证券有限公司,中国国泰证券有限公司等。证券交易所,不以盈利为目的,为证券的集中和有组织的交易提供证券交易的的场所和设施,并履行相关职责,实行目律性管理。如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登记结算公司,确保证券交易的过程准确和资金及时、足额到帐。

3. 火速啊 跪求货币银行学高手解题 小弟有几个题目不懂 跪求啊 万分感谢 重赏

  1、答:商业银行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中发挥着多方面的重要作用。它的主要作用有:
  ①充当信用中介。充当货币供应者与货币需求者之间的中介,是银行最基本的职能。一方面,它动员集中社会上各种暂时闲置的资金,作为银行的资金来源;另一方面,它再将集中起来的货币资金贷放出去,投向需要资金的企业和部门。将闲置资金转换到生产用途中。这个职能对于提高全社会的资金使用效率,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②充当支付中介。银行可接受企业或客户的委托,办理货币的收付与结算、货币与贵金属的保管等业务。银行为客户办理非现金结算,对于加快资金的流通、节省货币流通费用有很大的作用。
  ③创造信用流通工具。银行能创造出信用工具,执行货币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职能。银行最初创造的信用工具是银行券,在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以后,纸币由中央银行发行。而后,银行产生的支票又逐步成为现代经济社会最主要的支付工具,在欧美经济
  发达的国家,经济交易约90%是以支票为支付工具的。目前,信用卡和“电子货币”等新的信用支付手段,地位日益重要。
  ④作为信用创造的主体。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在留足法定准备金与超额准备金之后,可以基于盈利的动机,利用剩余的准备金进行贷款或投资,形成存款的增加和信用的扩张。由于商业银行接受存款和提供各种金融服务的能力远远超过其他金融机构,所以在信用创造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
  ⑤提供广泛的金融服务。商业银行利用自身的资源、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可以开展广泛的金融服务,来满足不同层次的服务需求。例如,商业银行开展的代转工资、信息咨询、电脑处理等等服务都超出了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范畴,既增加了自身的盈利,又可以借以扩张自身的资产负债业务。
  2、答: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可分为一般性政策工具和选择性政策工具,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就属于一般性政策工具的范畴,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三大法宝”:再贴现政策、存款准备金政策和公开市场政策。
  ①再贴现政策。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贴现所获得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所作的票据转让,被称为再贴现;再贴现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直接调整或制定对合格票据的贴现利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以及货币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货币政策。
  再贴现政策的优点有二:一是能通过影响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向央行借款的成本来达到调整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的目的,再贴现率上升,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的成本上升,商业银行会提高对企业的放款利率以平衡收支,从而社会对借款的需求减少,达到了收缩信贷规模的目的。二是能产生一种“告示效应”,即贴现率的变动,可以作为向银行和公众宣布中央银行政策意向的有效办法,可以表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信号与它的方向,从而达到心理宣传效果。
  再贴现政策的局限表现在中央银行处于被动地位,往往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因为再贴现政策只能影响来贴现的银行,对其他银行只是间接地发生作用,政策的效果完全取决于商业银行的行为。另外,再贴现政策工具的灵活性比较小,缺乏弹性,若央行经常调整再贴现率,会使市场利率经常波动而使企业和商业银行无所适从。
  ②存款准备金政策。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法律所赋予的权力范围内,通过调整商业银行交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比率,来改变货币乘数、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间接地控制社会货币供应量的活动。其优点有三:一是有较强的告示效应,这点同于再贴现政策,二是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威力很大,这种调整有强制性,三是准备金调整对货币供应量有显著的影响效果,准备金率的微小调整会使货币供应量产生很大变化,主要通过两个方面:对货币乘数的影响和对超额准备金的影响。
  其缺点也主要是缺乏应有的灵活性,正因为该政策工具有较强的通知效应和影响效果,所以其有强大的冲击力。这一政策工具只能在少数场合下使用,它只能作为调节信用的武器库中一件威力巨大而不能经常使用的武器。
  ③公开市场政策。所谓公开市场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证券市场上公开买卖各种政府证券以控制货币供应量及影响利率水平的行为。公开市场政策的优点在于以下几点:①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可以左右整个银行体系的基础货币量,使它符合政策目标的需要。⑦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政策具有“主动权”,即政策的效果并非取决于其他个体的行为,央行是“主动出击”而非“被动等待”。⑧公开市场政策可以适时适量地按任何规模进行调节,具有其他两项政策所无法比拟的灵活性,中央银行卖出和买进证券的动作可大可小。④公开市场业务有一种连续性的效果,央行能根据金融市场的信息不断调整其业务,万一发生经济形势改变,可以迅速作反方向操作,以改正在货币政策执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错误以适应经济情形的变化,这相较于其他两种政策工具的一次性效果是优越的。其主要的缺点一是对经济金融的环境要求高。公开市场业务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是有一个高度发达完善的证券市场,其中完善包括有相当的深度、广度和弹性,二是证券操作的直接影响标的是准备金,对商业银行的信贷扩张和收缩还只是起间接的作用。

  3、答: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是银行不需动用自己的资金,而利用银行设置的机构网点、技术手段和信息网络,代理客户承办收付和委托事项,收取手续费的业务。这些业务主要有:
  ①汇兑业务。它是一种非现金结算方式。客户将一定款项交付银行(承兑行),再由银行代客户将现款汇至异地指定的收款人。
  ②租赁业务。银行租赁业务是指银行垫付资金购买商品再出租给承租人,并以租金的形式收回资金的业务。它可以分为金融租赁与经营租赁两种形式。
  ③信托业务。信托是指接受他人委托与信任,代为管理、营运、处理有关钱财的业务活动。银行的信托业务包括个人信托、法人信托以及保管业务。
  ④信息咨询。银行利用自身的设备、人员、信息优势,可以向顾客提供有关财务、金融、经济等方面的信息咨询。
  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有以下几个原因:
  ①是为了适应银行发展的需要。商业银行的业务不能仅局限于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随着经济发展,银行必须拓宽自身的业务领域。
  ②是为了提高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据统计,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盈利一般可达到总利润的60%一70%。开展中间业务,提高盈利水平,使盈利结构多样化,已成为现代商业银行发展的一大趋势。
  ③有利于扩展资产负债业务。中间业务的开展便利了客户,有利于扩大传统业务.,例如发行信用卡,既有手续费收入,又可以增加低成本的活期存款。
  ④是为了适应同业竞争的需要。面对日益激烈的银行同业竞争,商业银行需要进行金融创新,而许多金融创新工具属于中间业务的范畴。
  ⑤有利于提高银行的知名度,从而有利于吸引更多酌蕃户。
  ⑥是走向国际金融市场,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发展中间业务可以提高自身竞争能力,顺应国际银行业发展的潮流,使自身在变幻莫测的国际金融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4、答: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影响中介指标,进而最终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传导途径与作用机理。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货币政策传导途径一般有三个基本环节。
  从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到企业、居民等非金融部门的各类经济行为主体。从非金融部门经济行为主体到社会各经济变量,包括总支出量、总产出量、物价、就业等。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一般模式是:(1)货币数量增加后,对金融市场上的利率会产生影响,同时对股票价格或债券价格也会产生影响;(2)正是由于利率或股票价格、债券价格的变化,企业家的投资热情和个人的消费欲望及现实支出就会改变;(3)当投资和消费发生变化后,国民生产总值自然会发生相应变化。
  5、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标准
  ①可控性。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对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能对该金融变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节,能够较准确地控制金融变量的变动状况及其变动趋势。
  ②可测性。是指中央银行选择的金融控制变量概念清晰,中央银行能迅速而准确地收集到有关指标的数据资料,便于定量分析。
  ③相关性。是指中央银行选择的中间目标,必须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有密切的连动关系,中央银行通过对中间目标的控制能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④抗干扰性。是指中间目标不受外来因素或非政策因素的干

  ……………………………………

火速啊 跪求货币银行学高手解题 小弟有几个题目不懂 跪求啊 万分感谢 重赏

4. 跪求——电大作业 货币银行学作业答案(2)

1、管理性金融机构即金融监管机构,如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  (√)
2、商业经营性金融机构是指以经营工商业存放款、证券交易发行、资金管理等一种或多种业务,以利润为其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    (√)
3、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属于政策性金融机构。 (√)
4、商业银行同其他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区别在于它是唯一能接受和创造活期存款的金融中介组织。  (×)
5、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由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组织。(×)
6、商业银行投资的证券都是股权证券。(×)
7、香港的金融机构体系是以保险业和证券业为中心的。(×)
8、无组织的民间借贷在台湾金融体系中占有主要地位。(×)
9、银行的特殊风险是指银行的公信力风险和竞争风险。(×)
10、专业银行是指专门经营中间业务的银行。(×)
11、我国现行商业银行体制属于混业经营模式。(×)
12、负债管理理论盛行时期,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得到扩大,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商业银行的赢利水平。    (×)
13、金融市场是指股票和债权买卖的场所。(×)
14、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是资金融通的两种基本方式,分别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商品经济和金融的不断发展,以金融机构为中介的间接融资将占居主导地位,直接融资的作用将越来越小。(×)
15、金融市场有多种分类方法。把金融市场划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就是按交易的标的物所作的划分。(×)
16、证券包销是证券直接发行中一种非常的重要方式。(×)
17、证券行市是指证券买卖本身,也即证券买卖双方从买卖达成到完成交割的全过程。(×)
18、在资本市场上,证券发行人只有两个:一个是企业;一个是金融机构。(×)
19、在资本市场上,企业既是最大的资金供给者,也是最大的资金需求者。(×)
20、债权是资本市场的交易工具。(×)


如何理解金融机构经营的特殊性?
(1)经营对象与经营内容不同。金融机构的经营对象是货币与资本;经营内容是货币收付、信贷往来等各种金融业务。
(2)经营关系与经营原则不同。一般经济单位的经营对象是普通商品和劳务,主要从事商品生产和流通活动;金融机构则经营货币资金这种特殊商品,主要从事货币的收付与借贷。一般经济单位与客户之间是商品或劳务的买卖关系;而金融机构与客户之间主要是货币资金的借贷或投资的关系。一般经济单位要遵循等价交换原则;金融机构在经营中则必须遵循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原则。
(3)经营风险及影响程度不同。一般经济单位的经营风险主要来自于商品生产、流通过程,集中表现为商品是否产销对路。这种风险所带来的至多是因商品滞销、资不抵债而宣布破产。单个企业破产造成的损失对整体经济的影响较小,冲击力不大,一般属小范围、个体性质。金融机构则因其业务大多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货币信用业务,故风险主要表现为信用风险、挤兑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等。这一系列风险所带来的后果往往超过对金融机构自身的影响。金融机构因经营不善而导致的危机,有可能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构成威胁。甚至会诱发严重的社会或政治危机。

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存、放款,办理转帐结算为主要业务,以盈利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企业。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简称“三性”原则。

5. 求银行业务基础知识,谢谢

  商业银行业务分类大全

  来看看银行都干了些什么,也就是他们的业务细分。
  最通用的分类是:负债业务(商业银行形成资金来源的业务),资产业务(商业银行运用资金的业务),中间业务(银行不需运用自己的资金,代客户承办支付和其他委托事项而收取手续费的业务)

  一、资产业务
  资产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
  1、贷款(放款)业务--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产业务
  1) 信用贷款:
  信用贷款,指单凭借款人的信誉,而不需提供任何抵押品的贷款,是一种资本贷款。
  (1) 普通借款限额:
  企业与银行订立一种非正式协议,以确定一个贷款,在限额内,企业可随时得到银行的贷款支持,限额的有效期一般不超过90天。普通贷款限额内的贷款,利率是浮动的,与银行的优惠利率挂钩。
  (2) 透支贷款:
  银行通过允许客户在其帐户上透支的方式向客户提供贷款。提供这种便利被视为银行对客户所承担的合同之外的“附加义务”。
  (3) 备用贷款承诺:
  备用贷款承诺,是一种比较正式和具有法律约束的协议。银行与企业签订正式合同,在合同中银行承诺在指定期限和限额内向企业提供相应贷款,企业要为银行的承诺提供费用。
  (4) 消费者贷款:
  消费者贷款是对消费个人发放的用于购买耐用消费品或支付其他费用的贷款,商业银行向客户提供这种贷款时,要进行多方面的审查。
  (5) 票据贴现贷款:
  票据贴现贷款,是顾客将未到期的票据提交银行,由银行扣除自贴现日起至到期日止的利息而取得现款。

  2)抵押贷款:
  抵押贷款有以下几种类型
  (1)存货贷款。存货贷款也称商品贷款,是一种以企业的存贷或商品作为抵押品的短期贷款。
  (2)客帐贷款。银行发放的以应收帐款作为抵押的短期贷款,称为“客帐贷款”。这种贷款一般都为一种持续性的信贷协定。
  (3)证券贷款。银行发放的企业借款,除以应收款和存货作为抵押外,也有不少是用各种证券特别是公司企业发行的股票和债券作押的。这类贷款称为“证券贷款”。
  (4)不动产抵押贷款。通常是指以房地产或企业设备抵押品的贷款。

  3)保证书担保贷款:
  保证书担保贷款,是指由经第三者出具保证书担保的贷款。保证书是保证为借款人作贷款担保,与银行的契约性文件,其中规定了银行和保证人的权利和义务。
  银行只要取得经保证人签字的银行拟定的标准格式保证书,即可向借款人发放贷款。所以,保证书是银行可以接受的最简单的担保形式。

  4)贷款证券化:
  贷款证券化是指商业银行通过一定程序将贷款转化为证券发行的总理资过程。具体做法是:商业银行将所持有的各种流动性较差的贷款,组合成若干个资产库(Assets Pool), 出售给专业性的融资公司(Special Purpose Corporation),再由融资公司以这些资产库为担保,发行资产抵押证券。这种资产抵押证券同样可以通过证券发行市场发行或私募的方式推销给投资者。出售证券所收回的资金则可做为商业银行新的资金来源再用于发放其它贷款。

  2、投资业务:
  商业银行的投资业务是指银行购买有价证券的活动。投资是商业银行一项重要的资产业务,是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商业银行的投资业务,按照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国内证券投资和国际证券投资。国内证券投资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即政府证券投资、地方政府证券投资和公司证券投资。
  国家政府发行的证券,按照销售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一种叫作公开销售的证券,一种叫作不公开销售的证券。
  商业银行购买的政府证券,包括国库券、中期债券和长期债券三种。
  1)国库券。国库券是政府短期债券,期限在一年以下。
  2)中长期债券。中长期债券是国家为了基建投资的资金需要而发行的一种债券,其利率一般较高,期限也较长,是商业银行较好的投资对象。

  二、负债业务:
  负债是银行由于授信而承担的将以资产或资本偿付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债务。存款、派生存款是银行的主要负债,约占资金来源的80%以上,另外联行存款、同业存款、借入或拆入款项或发行债券等,也构成银行的负债。
  1、活期存款:
  活期存款是相对于定期存款而言的,是不需预先通知可随时提取或支付的存款。
  活期存款构成了商业银行的重要资金来源,也是商业银行创造信用的重要条件。但成本较高。商业银行只向客户免费或低费提供服务,一般不支付或较少支付利息。
  2.定期存款:
  定期存款是相对于活期存款而言的,是一种由存户预先约定期限的存款。定期存款占银行存款比重较高。因为定期存款固定而且比较长,从而为商业银行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来源,对商业银行长期贷款与投资具有重要意义。
  3、储蓄存款:
  储蓄存款是个人为积蓄货币和取得利息收入而开立的存款帐户,储蓄存款又可分为活期和定期。
  储蓄存款的活期存款,或者称为活期储蓄存款,存取无一定期期限,只凭存折便可提现。存折一般不能转让流通,存户不能透支款项。
  4. 可转让定期存单(CDs):
  可转让定期存单存款是定期存款的一种主要形式,但与前述定期存款又有所区别。可转让存单存款的明显特点是:存单面额固定,不记姓名,利率有固定也有浮动,存期为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不等。存单能够流通转让,以能够满足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双重要求。
  5、可转让支付命令存款帐户:
  它实际上是一种不使用支票的支票帐户。它以支付命令书取代了支票。通过此帐户,商业银行既可以提供支付上的便利,又可以支付利息,从而吸引储户,扩大存款。
  开立这种存款帐户,存户可以随时开出支付命令书,或直接提现,或直接向第三者支付,其存款余额可取得利息收入。由此满足了支付上的便利要求,同时也满足了收益上的要求。
  6、自动转帐服务存款帐户:
  这一帐户与可转让支付命令存款帐户类似,是在电话转帐服务基础上发展而来。发展到自动转帐服务时,存户可以同时在银行开立两个帐户:储蓄帐户和活期存款帐户。银行收到存户所开出的支票需要付款时,可随即将支付款项从储蓄帐户上转到活期存款帐户上,自动转帐,即时支付支票上的款项。
  7、掉期存款:
  掉期存款指的是顾客在存款时把手上的由名义上兑换成其所选择的外币,作为外币定期存款存入银行。到期满时顾客先将外币存款连本带息兑回本币后才提取。存款期限由一个月至一年不等。


  三、中间业务:
  中间业务又称表外业务,其收入不列入银行资产负债表。
  1、结算业务
  结算业务是由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衍生出来的一种业务。
  1)结算工具:
  结算工具就是商业银行用于结算的各种票据。目前可选择使用的票据结算工具主要包括银行汇票、商业汇票、银行本票和支票等。
  主要的票据结算工具:
  (1)、银行汇票:由企业单位或个人将款项交存开户银行,由银行签发给其持往异地采购商品时办理结算或支配现金的票据。
  (2)、商业汇票:由企业签发的一种票据,适用于企业单位先发货后收款或双方约定延期付款的商品交易。
  (3)、银行本票:申请人将款项交存银行,由银行签发给其凭以办理转帐或支取现金的票据。可分为不定额本票和定额本票。
  (4)、支票:由企业单位或个人签发的,委托其开户银行付款的票据,是我国传统的票据结算工具,可用于支取现金和转帐。

  2)结算方式:
  (1)同城结算方式:
  a. 支票结算 商业银行最主要或大量的同城结算方式是支票结算。支票结算就是银行顾客根据其在银行的存款和透支限额开出支票,命令银行从其帐户中支付一定款项给收款人,从而实现资金调拨,了结债权债务关系的一种过程。
  b. 帐单支票与划拨制度。这是不用开支票,通过直接记帐而实现资金结算的方式。
  c. 直接贷记转帐和直接借记转帐。 这两种结算方式是在自动交换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自动交换所交换的是磁带而不是支票。它通过电子计算机对各行送交的磁带进行处理,实现不同银行资金结算。
  d. 票据交换所自动转帐系统。    这是一种进行同城同业资金调拨的系统。参加这种系统的银行之间,所有同业拆借、外汇买卖、汇划款项等将有关数据输入到自动转帐系统的终端机,这样收款银行立即可以收到有关信息,交换所同时借记付款银行帐户,贷记收款银行帐户。
  (2)异地结算方式:
  a. 汇款结算    汇款结算(Remittance),是付款人委托银行将款项汇给外地某收款人的一种结算方式。汇款结算又分为电汇、信汇和票汇三种形式。
  b. 托收结算    托收结算(Collection),是指债权人或售货人为向外地债务人或购货人收取款项而向其开出汇票,并委托银行代为收取款项的一种结算方式。托收业务主要有光票托收和跟单托收两类。
  c. 信用证结算 信用证(Letter of Credit),一种有条件的银行付款承诺,即开证银行根据进口商的指示,向出口商开立的,授权其签发以进口商或银行为付款人的汇票,保证在条款规定条件下必定付款或承兑的文件。
  d. 电子资金划拨系统
  随着电子计算机等新技术投入银行运用,电子计算机的大型化和网络化改变了商业银行异地资金结算的传统处理方式。通过电子资金结算系统进行异地结算,使资金周转大大加快,业务费用大大降低。

  2、信用证业务:
  信用证(Letter of Credit),作为商业贸易的手段之一,银行信用证是进口商的代理银行为进口商提供自身的信用,保证在一定的条件下承付出口商开给进口商的票据,即将所开票据当作是开给本行的票据。所谓信用证即是保证承付这些票据的证书。
  信用证的种类:
  1) 银行信用证
  汇票的接受人是银行,开证行或受其委托的保兑银行承兑开给自己的汇票,这种信用证是银行信用证(Bank Credit)。
  2) 不可撤销信用证与可撤销信用证
  不可撤销信用证(Irrevocable Credit),是指开证行一旦开立了信用证并将之通知了受益人,在其有效期间,如若没有开证委托人、受益人或已依据此信用证贴现汇票的银行的同意,不可单方面地撤销此信用证,也不可变更其条件。
  3) 保兑信用证与不保兑信用证
  开证行以外的银行对卖方开出的汇票保证兑付,这种信用证称为保兑信用证(Confirmed Credit),而无此保证者则称为不保兑信用证(Unconfirmed Credit)。
  4) 一般信用证和特定信用证
  信用证的开证行特别指定某一银行贴现根据此信用证开出的汇票,这种信用证称为特定信用证(Special or Restricted Credit ),而不限定贴现银行者称为普通信用证(General or
  Open Credit)。

  3、信托业务
  信托(Trust),可以从两方面考察,从委托人来说,信托是为自己或为第三者的利益,把自己的财产委托别人管理或处理的一种行为;从受托人来说,信托是受委托人的委托,为了受益人的利益,代为管理、营运或处理信托人托管财产的一种过程。广义的信托还包括代理业务,如受托代办有价证券的签证、发行、收回、掉换、转让、还本付息以及代客保管物品等。
  信托与代理的主要区别在于财产权是否转移,如果财产权从委托人转移到受托人,则是信托关系,而代理则不涉及财产权转移。
  信托关系(Fiduciary Relationship)是一种包括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在内的多边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托行为、财产转移          本金
  委托人---------- > 受托人-----> 受益人
  有关管理指示             受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信托方式划分:投资信托、融资信托、公益信托、职工福利信托。
  (1)证券投资信托
  证券投资信托是以投资有价证券,获取投资收益为目的信托。它是由信托部门将个人或企业、团体的投资资金集中起来,代替投资者进行投资,最后将投资收益和本金偿还给受益人。
  (2)动产或不动产信托
  动产或不动产信托是由大型设备或财产的所有者提出的、以融通资金为目的信托。
  (3)公益信托业务
  公益信托是一种由个人或团体捐赠或募集的基金,以用于公益事业为目的的信托。

  4、租赁业务
  1) 融资性租赁(Financial Lease )是以融通资金为目的租赁。一般先由承租人自行从供货处选好所需设备,并谈妥交易条件,然后找出租人(金融机构或其附属的专业子公司),要求后者按谈妥的条件向供货商购买设备,并签订租赁合同,取得设备使用权,并按期交纳租金。这时出租人支付了全部资金,等于提供了百分之百的信贷,因此又叫融资性租赁或资本性租赁。
  2)操作性租赁(Operating Lease)又叫服务性租赁,是由出租人向承租人提供一种特殊服务的租赁。这种特殊服务主要是指设备的短期使用或利用服务,如出租人买下库房、车船、电子计算机等,然后出租给承租人。操作性租赁通常适用于一些需要专门技术进行保养、技术更新、使用频度不高的设备。
  3)出售与返租式租赁(Sale and Lease back)是财产所有人将其财产出售以后又租回使用的一种租赁方式。这种租赁的后半段与一般租赁完全相同,只是增加了前半段的出售过程,财产所有者又变成了财产使用者。
  4)转租赁(Sublease ),是将设备或财产进行两次重复租赁的方式。国际租赁中通常采用这种租赁方式。

  5、代理业务
  代理融通(Factoring )又叫代收帐款或收买应收帐款,是由商业银行或专业代理融通公司代顾客收取应收款项,并向顾客提供资金融通的一种业务方式。
  代理融通业务一般涉及三方面当事人,一是商业银行或经营代理融通业务的公司,二是出售应收帐款、取得资金融通的工商企业,三是取得商业信用及赊欠工商企业贷款的顾客。三者的关系是,工商企业对顾客赊销货物或劳务,然后把应收的赊销帐款转让给银行或代理融通公司,由后者向企业提供资金并到期向顾客收帐。


  6、银行卡业务
  1) 信用卡
  信用卡是消费信贷的一种工具和形式,具有“先消费”、方便消费者的特点。
  信用卡的种类很多,除银行发行的信用卡外,还有商业和其他服务业发行的零信用卡、旅游娱乐卡等。
  2) 支票卡
  支票卡又叫保证卡,供客户开发支票时证明其身份的发卡。卡片载明客户的帐户、签名和有效期限。
  3)自动出纳机卡和记帐卡
  自动出纳机卡是一种印有磁带、专供在自动出纳机上使用的塑料卡。卡上除标明发行银行、卡片号码外,磁带上还记录有客户的存款户帐号、密码和余额。
  4)灵光卡和激光卡
  灵光卡又叫记帐卡、方便卡,是一种带微型集成电路的塑料卡片,具有自动、数据处理和储存的功能,卡片可以记录客户每笔收支和存款余额。

  7、咨询业务:
  在现代社会,信息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支柱之一。商业银行通过资金运动的记录,以及与资金运动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可以为企业提供丰富实用的经济信息。其主要内容有:企业财务资料资信评价;商品市场供需结构变化趋势介绍;金融市场动态分析。


  四、商业银行的国际业务(这项比较特殊,单独列出)

  1、国际结算业务
  国际间进行贸易和非贸易往来而发生的债权债务,要用货币收付,在一定的形式和条件下结清,这样就产生了国际结算业务。
  国际结算方式是从简单的现金结算方式,发展到比较完善的银行信用证方式,货币的收付形成资金流动,而资金的流动又须通过各种结算工具的传送来实现。
  1)汇款结算业务
  汇款是付款人把应付款项交给自己的往来银行,请求银行代替自己通过邮寄的方法,把款项支付给收款人的一种结算方式。银行接到付款人的请求后,收下款项,然后以某种方式通知收款人所在地的代理行,请它向收款人支付相同金额的款项。最后,两个银行通过事先的办法,结清两者之间的债权债务。
  汇款结算方式一般涉及四个当事人,即汇款人、收款人、汇出行和汇入行。
  国际汇款结算业务基本上分为三大类,即电汇、信汇和票汇。
  2)托收结算业务
  托收是债权人为向国外债务人收取款项而向其开发汇票,委托银行代收的一种结算方式。
  一笔托收结算业务通常有四个当事人,即委托人、托收银行、代收银行和付款人。
  西方商业银行办理的国际托收结算业务为两大类,一类为光票托收,另一类为跟单托收。
  3)信用证结算业务
  信用证结算方式是指进出口双方签订买卖合同后,进口商主动请示进口地银行向出口商开立信用证,对自己的付款责任作出保证。当出口商按照信用证的条款履行了自己的责任后,进口商将货款通过银行交付给出口商。
  一笔信用证结算业务所涉及的基本当事人有三个,即开证申请人、受益人和开证银行。
  4)担保业务
  在国际结算过程中,银行还经常以本身的信誉为进出口商提供担保,以促进结算过程的顺利进行。目前为进出口结算提供的担保主要有两种形式,即银行保证书和备用信用证。
  (1)银行保证书(Letter of Guarantee)
  银行保证书又称保函,是银行应委托人的请求,向受益人开出的担保被保证人履行职责的一种文件。
  ⒉备用信用证(Stand-by Letter of Credit)
  备用信用证是一种银行保证书性质的凭证。它是开证行对受益人开出的担保文件。保证开证申请人履行自己的职责,否则银行负责清偿所欠受益的款项。

  2、国际信贷与投资
  国际信贷与投资是商业银行国际业务中的资产业务。国际信贷与投资与国内资产业务有所不同。这种业务的对象绝大部分是国外借款者。
  1)进出口融资
  商业银行国际信贷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为国际贸易提供资金融通。这种资金融通的对象,包括本国和外国的进出口商人。
  商业银行为进出口贸易提供资金融通的形式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进口押汇,是指进出口双方签订买卖合同后,进口方请求进口地的某个银行(一般为自己的往来银行),向出口方开立保证付款文件,大多为信用证。然后,开证行将此文件寄送给出口商,出口商见证后,将货物发运给进口商。银行为进口商开立信用保证文件的这一过程。
  出口押汇,出口商根据买卖合同的规定向进口商发出货物后,取得了各种单据,同时,根据有关条款,向进口商开发汇票。
  另外,提供资金融通的方式还有打包贷款,票据承兑,出口贷款等。

  2)国际贷款
  国际贷款由于超越了国界,在贷款的对象、贷款的风险、贷款的方式等方面,都与国内贷款具有不同之处。
  商业银行国际贷款的类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
  ⑴根据贷款对象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个人贷款、企业贷款、银行间贷款以及对外国政府和中央银行的贷款。
  ⑵根据贷款期限的不同,可以划分为短期贷款、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这种期限的划分与国内贷款形式大致相同。
  ⑶根据贷款银行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单一银行贷款和多银行贷款。单一银行贷款是指贷款资金仅由一个银行提供。一般来说,单一银行贷款一般数额较小,期限较短。多银行贷款是指一笔贷款由几家银行共同提供,这种贷款主要有两种类型:第一,参与制贷款。第二,辛迪加贷款。

  3)国际投资
  根据证券投资对象的不同。商业银行国际投资可以分为外国债券投资和欧洲债券投资两种。
  ⑴外国债券投资。外国债券(Foreign Bond)是指由外国债务人在投资人所在国发行的,以投资国货币标价的借款凭证。外国债券的发行人包括外国公司、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外国债券的购买人为债权国的工商企业、金融机构以及个人等,其中,商业银行是重要的投资者。
  ⑵欧洲债券投资。欧洲债券(Europe-Bond )是指债务人在欧洲金融市场上发行的,以销售国以外的货币标价的借款凭证。
  欧洲债券是目前国际债券的最主要形式。
  欧洲债券有很多形式:
  ①普通债券(Straight Band)。这是欧洲债券的基本形式,其特点是:债券的利息固定,有明确的到期日,由于所支付的利息不随金融市场上利率的变化而升降,因此,当市场利率波动剧烈时,就会影响其发行量。
  ②复合货币债券(Multiple-Currency Bond)。债务人发行债券时,以几种货币表示债券的面值。投资人购买债券时,以其中的一种货币付款。
  ③浮动利率债券(Floating Rate Bond)。浮动利率债券是指债券的票面利率随金融市场利率水平的变化而调整的债券。
  ④可转换为股票的债券(Convertible Euro-Bond)。这种债券的特点是:债务人在发行债券时事行授权,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望,将此种债券转换为发行公司的股票,成为该公司的股东。
  商业银行的国际业务中,外汇交易业务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它包括:外汇头寸、即期外汇买卖、远期外汇买卖、期权交易、套汇与套利、以及投机等。


  五、商业银行联行往来业务(银行之间的交易)

  1、联行往来的基本概念
  社会资金往来运动最终要体现在银行间的划拨上,当资金结算业务发生时,必然要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银行机构往来才能完成,如果往来双方同属一个银行系统,即同属一个总行的各个分支机构间的资金帐务往来,则称其为联行往来:
  1)全国联行往来。全国联行往来适用于总行与所属各级分支之间以及不同省、自治区、直辖市各机构之间的资金帐务往来。全国联行往业帐务由总行负责监督管理。
  2)分行辖内往来。分行辖内往来适用于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与所辖各分支机构之间以及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辖内各银行机构之间的资金帐务往来。分行辖内联行在往来帐务由分行负责监督管理。
  3)支行辖内往来。支行辖内往来适用于县(市)支行与所属各机构之间以及同一县(市)支行内各机构之间的资金帐务往来。其所涉及的帐务由县(市)支行管理监督。

  2、联行往来账务核算
  1)发报行核算
  发报行是联行往来帐务的发生行,是保证联行帐务正确进行的基础,对整个联行工作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包括:报单的编制;报单的审查与寄发;联行往帐报告表的编制。

  2)收报行核算
  收报行是联行往帐的受理者,它对发报行寄来的联行报单及所附凭证,必须进行认真审核和再复核,并应准确、迅速办理转帐和对帐,以保证全国联行往来核算工作的正确进行。

  3)总行电子计算中心
  总行电子计算中心是对全国联行往来帐务进行逐笔集中监督的部门,它根据联行往帐报告表监督联行往帐;按收报行行号编制对帐表,寄收报行对帐,监督联行来帐,以保证全国联行往帐与来帐双方一致。

  希望对你有帮助

求银行业务基础知识,谢谢

6. 证券从业考试教材的图书2

 证券交易(SAC证券业从业资格考试统编教材)作 者:中国证券业协会编出 版 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时间: 2010-5-1字 数: 286000版 次: 1页 数: 298印刷时间: 2009-5-1开 本: 16开印 次: 1纸 张: 胶版纸 第一章 证券交易概述第一节 证券交易的概念和基本要素第二节 证券交易程序和交易机制第三节 证券交易所的会员和席位第二章 证券经纪业务第一节 证券经纪业务的含义和特点第二节 证券经纪关系的建立第三节 委托买卖第四节 竞价与成交第五节 证券公司与客户之间的清算和交收第六节 证券经纪业务的内部控制与操作规范第七节 证券经纪业务的风险及其防范第三章 经纪业务相关实务第一节 证券账户管理、证券登记、证券托管与存管第二节 股票网上发行第三节 分红派息、配股及股东大会网络投票第四节 基金、权证和转债的相关操作第五节 代办股份转让第六节 期货交易的中间介绍第四章 特别交易事项及其监管第一节 特别交易规定与交易事项第二节 交易信息和交易行为的监督与管理第五章证券自营业务第一节 证券自营业务的含义与特点第二节 证券公司证券自营业务管理第三节 证券自营业务的禁止行为第四节 证券自营业务的监管和法律责任第六章 资产管理业务第一节 资产管理业务的含义、种类及业务资格第二节 资产管理业务的基本要求第三节 定向资产管理业务第四节 集合资产管理业务第五节 资产管理业务的禁止行为与风险控制第六节 资产管理业务的监管和法律责任第七章 融资融券业务第一节 融资融券业务的含义及资格管理第二节 融资融券业务的管理第三节 融资融券业务的风险及其控制第四节 融资融券业务的监管和法律责任第八章债券回购交易第一节 债券质押式回购交易第二节 债券买断式回购交易第九章 证券交易的结算第一节 清算与交收的含义第二节 结算账户的管理第三节 A股、基金、债券等品种的清算与交收第四节 B股的清算与交收第五节 债券回购交易的清算与交收第六节 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的清算与交收第七节 权证的清算与交收第八节 融资融券业务的清算与交收 第一章 证券交易概述第一节 证券交易的概念和基本要素一、证券交易的概念及原则(一)证券交易的概念及特征证券是用来证明证券持有人有权取得相应权益的凭证。证券交易是指已发行的证券在证券市场上买卖的活动。证券交易与证券发行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一方面,证券发行为证券交易提供了对象,决定了证券交易的规模,是证券交易的前提i另一方面,证券交易使证券的流动性特征显示出来,从而有利于证券发行的顺利进行。证券交易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为证券的流动性、收益性和风险性。同时,这些特征又互相联系在一起。证券需要有流动机制,因为只有通过流动,证券才具有较强的变现能力。而证券之所以能够流动,就是因为它可能为持有者带来一定收益。同时,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所以证券在流动中也存在因其价格的变化给持有者带来损失的风险。(二)我国证券交易市场发展历程新中国证券交易市场的建立始于l986年。当年8月,沈阳开始试办企业债券转让业务;9月,上海开办了股票柜台买卖业务。从1988年4月起,我国先后在61个大中城市开放了国库券转让市场。l990年12月19日和1991年7月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先后正式开业。1992年初,人民币特种股票(B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同一时期,证券投资基金的交易转让也逐步开展。1999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证券法》)正式开始实施,这标志着维系证券交易市场运作的法规体系趋向完善。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我国加入WTO,证券交易市场对外开放也稳步向前迈进。2005年4月底,我国开始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这是一项完善证券市场基础制度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它不仅在于解决历史问题,更在于为资本市场其他各项改革和制度创新创造条件。2005年10月,重新修订的《证券法》经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后颁布,并于200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从以上情况可见,我国证券交易市场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发展而逐渐成长起来的。(三)证券交易的原则证券交易的原则是反映证券交易宗旨的一般法则,应该贯穿于证券交易的全过程。为了保障证券交易功能的发挥,以利于证券交易的正常运行,证券交易必须遵循“公开、公平、公正”三个原则。1.公开原则。公开原则又称信息公开原则,指证券交易是一种面向社会的、公开的交易活动,其核心要求是实现市场信息的公开化。根据这一原则的要求,证券交易参与各方应依法及时、真实、准确、完整地向社会发布有关信息。从国际上来看,l934年美国《证券交易法》确定公开原则后,它就一直为许多国家的证券交易活动所借鉴。在我国,强调公开原则有许多具体的内容。例如,上市的股份公司财务报表、经营状况等资料必须依法及时向社会公开,股份公司的一些重大事项也必须及时向社会公布等等。按照这个原则,投资者对于所购买的证券,能够有更充分、真实、准确、完整的了解。2.公平原则。公平原则是指参与交易的各方应当获得平等的机会。它要求证券交易活动中的所有参与者都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各自的合法权益都能得到公平保护。在证券交易活动中,有各种各样的交易主体,这些交易主体的资金数量、交易能力等可能各不相同,但不能因此而给予不公平的待遇或者使其受到某些方面的歧视。3.公正原则。公正原则是指应当公正地对待证券交易的参与各方,以及公正地处理证券交易事务。在实践中,公正原则也体现在很多方面。例如,公正地办理证券交易中的各项手续,公正地处理证券交易中的违法违规行为等等。二、证券交易的种类证券交易种类通常是根据交易对象来划分的。证券交易的对象就是证券买卖的标的物。在委托买卖证券的情况下,证券交易对象也就是委托合同中的标的物。按照交易对象的品种划分,证券交易种类有股票交易、债券交易、基金交易以及其他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等。(一)股票交易股票是一种有价证券,是股份有限公司签发的证明股东所持股份的凭证。股票可以表明投资者的股东身份和权益,股东可以据以获取股息和红利。股票交易就是以股票为对象进行的流通转让活动。股票交易可以在证券交易所中进行,也可以在场外交易市场进行。前者通常称为上市交易,后者的常见形式是柜台交易。在股票上市交易后,如果发现不符合上市条件或其他原因,可以暂停上市交易,直至终止上市交易。暂停上市交易后,在规定时间内重新具备了条件的亦可以恢复上市交易。(二)债券交易债券也是一种有价证券,是社会各类经济主体为筹集资金而向债券投资者出具的、承诺按一定利率定期支付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债券交易就是以债券为对象进行的流通转让活动。根据发行主体的不同,债券主要有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公司债券三大类。这三类债券都是债券市场上的交易品种。政府债券是国家为了筹措资金而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还本的债务凭证。政府债券的发行主体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发行的债券称为国债,地方政府发行的债券称为地方债。金融债券是指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依照法定程序发行并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公司债券是公司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三)基金交易证券投资基金是指通过公开发售基金份额募集资金,由基金托管人托管、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和运用资金、为基金份额持有人的利益以资产组合方式进行证券投资活动的基金。因此,它是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证券投资方式。基金交易是指以基金为对象进行的流通转让活动。从基金的基本类型看,一般可以分为封闭式与开放式两种。对于封闭式基金来说,在成立后,基金管理公司可以申请其基金在证券交易所上市。如果获得批准,投资者就可以在二级市场上买卖基金份额。对于开放式基金来说,如果是非上市的,投资者可以通过基金管理公司和委托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的柜台,进行基金份额的申购和赎回;如果是上市的(上市开放式基金),除了申购和赎回外,也可以在二级市场上进行买卖。开放式基金份额的申购价格和赎回价格,是通过对某一时点上基金份额实际代表的价值即基金资产净值进行估值,在基金资产净值的基础上再加一定的手续费而确定的。此外,我国证券市场上还有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这种基金代表的是一揽子股票的投资组合,追踪的是实际的股价指数。对于投资者而言,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可以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并同时进行基金份额的申购和赎回。(四)金融衍生工具交易股票、债券等属于基础性的金融产品。在现代证券市场上,除了基础性的金融工具交易,还存在许多衍生性的金融工具交易。金融衍生工具又称金融衍生产品,是与基础金融产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指建立在基础产品或基础变量之上,其价格取决于后者价格(或数值)变动的派生金融产品。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包括权证交易、金融期货交易、金融期权交易、可转换债券交易等。1.权证交易。权证是基础证券发行人或其以外的第三人发行的,约定持有人在规定期间内或特定到期日,有权按约定价格向发行人购买或出售标的证券,或以现金结算方式收取结算差价的有价证券。从内容上看,权证具有期权的性质。在证券交易市场上,因为权证代表一定的权利,故也有交易的价值。权证的交易既可以在证券交易所内进行,也可以在场外交易市场上进行,它的具体交易方式与股票交易类似。权证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有不同的分类,如认股权证和备兑权证,认购权证和认沽权证,美式权证、欧式权证和百慕大式权证等。2.金融期货交易。金融期货交易是指以金融期货合约为对象进行的流通转让活动。金融期货合约是指由交易双方订立的、约定在未来某日期按成交时约定的价格交割一定数量的某种特定金融工具的标准化协议。这里的特定金融工具是指诸如外汇、债券、股票和股票价格指数等。因此,在实践中,金融期货主要有外汇期货、利率期货、股权类期货(如股票价格指数期货和股票期货等)三种类型。3.金融期权交易。金融期权交易是指以金融期权合约为对象进行的流通转让活动。金融期权合约是指合约买方向卖方支付一定费用(称为期权费或期权价格),在约定日期内(或约定日期)享有按事先确定的价格向合约卖方买卖某种金融工具的权利的契约。因此,金融期权的买入者在支付了期权费以后,就有权在合约所规定的某一特定时间或一段时期内,以事先确定的价格向卖出者买进或向买进者卖出一定数量的某种金融商品(现货期权)或者金融期货合约(期货期权)。当然,也可以不行使这一权利。金融期权的基本类型是买入期权和卖出期权。前者指期权的买方具有在约定期限内按协定价格买入一定数量金融工具的权利,后者指期权的买方具有在约定期限内按协定价格卖出一定数量金融工具的权利。如果按照金融期权基础资产性质的不同,金融期权还可以分为股权类期权、利率期权、货币期权、金融期货合约期权、互换期权等。

7. 求银行国内信用证问题与对策的数据模型

[摘要]近年来,随着金融的全球化趋势及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加剧,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一直是国际国内金融界关注的焦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手段和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信息技术在风险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传统风险管理主要依赖定性分析不同,现代风险管理越来越重视定量分析,大量运用数理统计模型来识别、衡量和监测风险,使得风险管理越来越多地体现出客观性和科学性的特征。本文介绍了传统信贷风险的测度方法,分析了国外信贷风险度量新方法以及在我国信贷风险管理中的应用难点,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我国商业银行科学测度信贷风险的现实选择,构建适合我国经济和金融环境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系统。[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系统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其信贷风险属性是与生俱来的。因此,各国银行自诞生的一天起,就在孜孜寻求规避信贷风险的方法和手段,以最大限度地控制信贷风险。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贷款的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古老的金融风险。信贷风险是指银行在信贷活动中预期收益不能实现的可能性。它不仅指由于借款者违约不能如期偿还贷款本息而使银行承担实际的违约风险,而且指由于借款者还款能力下降或信用等级降低而使银行面临的潜在违约风险。信贷风险管理是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它是指商业银行对信贷风险进行识别、评价并准确度量,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防范和控制信贷风险,以最低成本实现信贷资产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对于信贷风险的研究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问题,信贷风险管理方法历经多年的发展,不断推陈出新,表现出一种从定性到定量、从简单到复杂、从个别资产信用风险评价到资产组合信用风险评价的趋势。而风险管理上的差距,是我国商业银行与国外先进银行的最大差距,也是我国商业银行整体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不强的根本原因。面对金融自由化、全球化的加强和金融竞争与创新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金融全面开放,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必须正视经营风险问题并尽快构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系统,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模式,以提高自身风险识别和控制能力。一、传统信贷风险的测度方法及局限性传统的信贷风险度量模型分为三类:专家方法、评级方法、信用评分方法。专家方法是一种最古老的风险分析方法,其基本特征是:银行信贷的决策权是由该机构那些经过长期训练、具有丰富经验的信贷官所掌握,并由他们作出是否贷款的决定。最常见的是信贷的5c方法,主要集中分析借款人的品格(character),资本(capital),偿付能力(capacity)、抵押品(collateral)、商业周期(cyclecondition)这五项因素。专家知识、主观判断以及某些要考虑的关键要素权重均为最重要的决定因素。运用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专家用在5c上的权重有可能以借款人的不同而变化,专家难以确定共同要遵循的标准,造成品估的主观性、随意性和不一致性。评级方法是指对每笔贷款进行评级,以此来评估贷款损失准备的充分性。最早的贷款评级方法之一是美国货币监理署开发的,将现有的贷款组合归入5类,同时列明每一级别所需要的准备金。目前,国外很多银行都开发了贷款的内部评级方法,分为1-9或1-10个级别。商业银行应对业务作出全面综合的评价,才能正确评估信贷风险的大小。信用评分模型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爱德华.阿尔特曼(altman)在1968年对美国破产和非破产生产企业进行观察,采用了22个财务比率经过数理统计筛选建立的著名的5变量z-score模型和在此基础上改进的“zeta”判别分析模型。将z值的大小同衡量标准相比,可以区分破产公司和非破产公司。此方法的应用依靠大量的历史数据资料,并考虑了借款者经营的主要方面,对违约概率进行了预测。此预测是建立在经济发展稳定且借款者的经营环境和经营状况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否则,预测误差就会很大。二、国外信贷风险度量新方法以及在我国信贷风险管理中的应用难点近年来国外在信贷风险度量与管理的技巧和科学的研究方法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现有的信贷风险度量模型都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目前广泛应用的国外信贷风险度量新方法主要有:1.kmv公司在1993年开发的creditmonitormodel(违约预测模型)。该模型的理论基础是默顿(merton)将期权定价理论运用于有风险的贷款和债券的估值中的工作,债券的估价可以看作是基于公司资产价值的看涨期权,当公司的市场价值下降至一定水平以下,公司就会对其债务违约。kmv模型通过计算一个公司的预期违约率(expecteddefaultfrequency,edf)来判断他的违约情况。2.j.p.摩根公司和一些合作机构于1997年推出的creditmetrics方法(信用度量术)。在银行业最早使用并对外公开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型是j.p.摩根于1997年开发的creditmetric严模型。该模型是通过度量信用资产组合价值大小进而确定信用风险大小的模型,给出了一个测量信用资产价值的大小的具体方法,并由此判定一个机构承担风险的能力。该模型以信用评级为基础,计算某项贷款或某组合贷款违约的概率,然后计算上述贷款同时转变为坏账的概率。该模型通过计算风险价值(var)数值,力图反映出银行某个或整个信贷组合一旦面临信用级别变化或违约风险时所应准备的资本金数值。var方法作为一种测量投资组合风险的新方法得到迅速发展,到目前为止,var方法已成为金融领域和部分工业投资领域中的一种重要风险管理工具,许多金融机构已采用var来度量与管理投资组合风险,同时,巴塞尔委员会1995年4月提出了市场风险模型扩展的建议,建议银行建立基于var的风险管理模型。3.麦肯锡公司在1998年开发的creditprotfolioview(信贷组合审查系统)。该方法是分析贷款组合风险和收益的多因素模型,它运用计量经济学和蒙特·卡罗模拟来实现,最大的特点是考虑了当期的宏观经济环境,比如gdp增长率、失业率、汇率、长期利率、政府支出和储蓄等宏观经济因素。模型认为信用质量的变化是宏观经济因素变化的结果。4.csfp(瑞士信贷银行金融产品部)开发的creditrisk(信用风险附加)模型,应用了保险业中的精算方法来得出债券或贷款组合的损失分布。该模型是一种违约模型,只考虑债券或贷款是否违约,并假定这种违约遵从泊松过程,与公司的资本结构无关。此外还有死亡率分析、基于风险中性的kpmg贷款分析系统、风险敞口等值法等,最新发展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是2000年4月,穆迪(moody's)提出的ri.skralc,该模型结合了基于默顿(merton)债券估价的结构方法和分析历史数据的统计方法。以上关于信用风险的研究汲取了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比如计量经济学方法、保险精算方法、最优化理论、仿真技术等等,运用了现代计算机大容量处理信息和网络化技术。(二)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与难点我国关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研究于20世纪80年代末才刚刚起步。信贷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最大和最重要的金融风险,由于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银行缺乏风险意识,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忽视了对信贷风险的管理。在银行业的管理实践中,其风险管理在我国经历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对银行风险损失的控制、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下的银行风险管理及现阶段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三个阶段。1.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信贷风险管理。从建国到1978年以前的30年时间里,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信贷风险是由国家统一承担的。银行风险观念淡薄,对信贷风险管理除了反对贪污、挪用等财经纪律外,主要是依靠贷款指令性计划分配,坚持“计划性、物资保证性、归还性”三性原则来加强贷款管理,控制信贷风险。2.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下的信贷风险管理。1984年10月,中央明确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信贷业务得到迅速发展,信贷风险也开始逐渐暴露并加剧。为此,我国先后确立了存款准备金制度、呆账准备金制度、备付金制度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制度,初步建立起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制度与机制。但这时的贷款绝大部分给了国有企业,贷款通常没有担保,再加上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严重,使许多企业拖欠银行的贷款,大量贷款最终成了坏账,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有银行贷给企业的贷款中平均有20%的贷款不能偿还。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信贷风险管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开始注重对客户进行资信评估,但在具体度量和管理时使用的方法还很陈旧,基本局限于定性分析等一些传统的方法。国内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大多处于第一阶段—非系统化管理,我国各商业银行对于如何度量信贷风险并构建全面风险管理系统的研究还比较薄弱,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领域日新月异的变化对银行业发展提出的要求。而通过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系统的开发建设,可以使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达到第二阶段—系统化风险管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相关的管理系统进行改进与完善,可以逐步趋向于第三阶段—战略组合管理。而我国商业银行引进和采用西方国家信贷风险度量模型可操作性不大,主要是因为我国企业信用等级及其变化的资料数据库还未建立,缺少企业信用等级及其变化的数据资料,给信贷风险的度量增加了难度。银行度量风险的数据主要来自客户不同时期的财务报表及其资本市场的价值或价格,还包括银行贷款损失的时间序列数据等。对于我国银行来说,只有建立起行业信用数据库,才能为高级的风险管理体系提供支持和保障。由于我国银行客户中非上市公司占据绝大多数,所以对客户现有财务报表数据的搜集和整理以及对客户将来信用信息充分披露的要求就显得非常重要。三、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系统的构建通过建立一个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系统,旨在预防、回避、分散、转移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从而减少损失,保证信贷资金的安全。1.从商业银行信贷操作流程的角度,构建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系统。该系统有三个构成要素,分别为信贷风险识别系统、信贷风险量化系统以及信贷风险控制系统,它覆盖了整个信贷操作过程,包括贷前调查、贷时审查和贷后检查。实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的风险管理体系,把这三个构成要素置于一个大系统中进行系统分析。信贷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基础环节,是指对经济主体面临的各种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认识、鉴别、分析,在这个阶段,要做到正确判断风险类型,准确寻找风险根源。信贷风险度量是在识别风险产生原因的基础上,科学地量化风险,包括衡量各种风险导致损失的可能性的大小以及损失发生的范围和程度。风险度量是风险识别的延续。信贷风险控制是在识别和度量信贷风险之后,采取有效措施减少风险暴露、将风险损失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通过对信贷风险评价分析,才能科学测度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量,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对其提出控制的措施。这三个构成要素以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联合起来构成一个信贷风险管理的整体,从而达到信贷风险防范和控制的目的。2.构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系统的关键在于科学测度信贷风险。风险度量是信贷风险管理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否对信贷风险进行准确的度量关系到整个风险管理体系的成败。由于违约风险是我国银行面临的最重要的信贷风险,因此信贷风险管理系统将侧重于对违约风险进行度量,通过建立银行内部信贷风险度量模型,对预期违约概率、赔付率和贷款损失等变量进行估计,进而计算银行个体贷款和贷款组合的预期损失和非预期损失。其中,贷款组合的预期损失等于组合内个体贷款预期损失的加权平均值,权重为个体贷款占整个组合资产的比重;贷款组合的非预期损失则是个体贷款的非预期损失、个体贷款占贷款组合资产的权重以及贷款损失相关系数等变量的函数。预期损失决定着银行的准备金和保证金水平,而非预期损失决定着银行风险资本的水平,从而达到对银行信贷风险进行量化组合度量的目的。现阶段商业银行可以在传统的贷款风险度的计算基础上构建一个信贷风险度的函数式,综合考虑各影响因素,衡量信贷风险的大小。信贷风险度为:f(x1,x2,x3,x4,x5……)其中,x为影响信贷风险大小的各个因素,包括贷款对象的信用等级、贷款方式、贷款期限、贷款金额、贷款投资项目的风险—收益比等。信贷风险度量采用了内部评级与外部评级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响企业信用的因素进行加权综合,得到企业信用的综合评价值。信贷风险度指标可以用于银行对个体贷款的分析与决策,根据信贷风险的度量结果制定明确的信贷风险管理政策,如授信的对象、额度和期限等,从而保证每笔贷款的合理性,这是控制和防范信贷风险的主要环节之一。同时,还应考虑银行贷款组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通过对个体分析与组合分析风险收益的比较,尽可能减少各贷款之间的相关性,从而分散和降低贷款组合的总风险,实现对贷款组合信贷风险的动态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控制信贷风险,降低不良贷款的比例,并为银行的资本配置提供参考,帮助银行决定满足巴塞尔协议风险资本充足率要求的经济资本数量,增强银行的竞争力。参考文献:[1]谢平,等.中国商业银行改革[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2]钟俊,等.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与管理[m].北京:中国工商出版社,2005.

求银行国内信用证问题与对策的数据模型

8. 中国哪个银行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