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无义战,为何宋襄公不击半渡,不成列之楚军?

2024-05-10

1. 春秋无义战,为何宋襄公不击半渡,不成列之楚军?

春秋无义战,宋襄公之所以不击半渡,不成列之楚军,是因为宋襄公还在遵守着周王朝建立的礼法制度,虽然现在看起来这些行为有些迂腐、可笑,可是正是由于有宋襄公这样的人才使得人们能够认识到古代的战争精神。

春秋无义战,是孟子对春秋战争的一个盖棺定论,春秋时期,诸侯国逐渐开始互相攻伐,但是这些战争都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而不是为了整个国家,并没有遵守周王室设定的礼仪制度,所以孟子才会这样形容春秋时期的战争,但是并不是所有春秋时期的战争都不遵守礼法的,宋襄公就是礼法的捍卫者,但是在那个礼崩乐坏的年代,宋襄公这样有着古代贵族精神的君主往往下场并不好,但是他的行为却体现了贵族跟蛮夷之间的区别,也是古代战争精神的体现。

其实这种战争精神不仅仅是在国内,在国外同样盛行过,就比如国外两个人之间的决斗,就是一种公平的体现,但是当文明遇上蛮夷,这种公平就彻底的不复存在,就像你要拿剑决斗,对方却拿出了枪一样。宋襄公不击半渡,不成列之楚军,是发生在宋国跟楚国之间的一场战争,在历史上成为“泓水之战 ”当时楚国军队在渡河,宋襄公却并没有急于攻击他们,而是等他们渡过河流,并且列好战阵之后,才进行攻击,但是等待宋襄公的却是惨败,很多人因此嘲笑宋襄公,他的行为在后世看来的确可笑,可是如果放到当时的环境下,他只不过是遵循礼仪制度,进行最公平的决斗而已,反而那些嘲笑他的人才是礼制的破坏者。
春秋无义战,你知道为何宋襄公不击半渡,不成列之楚军吗?欢迎留言讨论。

春秋无义战,为何宋襄公不击半渡,不成列之楚军?

2. 如何看待半渡而击与宋襄公?

半渡而击这个成语相信大家很熟悉,但具体出自那个时期,那个典故,相信大家都有所疑问?
今天小虫就来为大家详细讲一讲半渡而击的人和事。
讲起半渡而击这个典故就必须要说一说春秋时期的宋襄公,根据《史记》中记载宋襄公是春秋五霸之一,关于春秋五霸的说法五花八门,有八种之多,本文以《史记》记载为准。
说起宋襄公为人,后世对宋襄公的褒贬不一,有人说宋襄公仁义有信,知晓春秋大义;又有人说他虚人假意,是假道学的典型。但需要提到的是宋襄公固然迂腐、不自量力,但在做人方面还是仁义有信的。
宋襄公是宋桓公的次子,但也是宋桓公的嫡子,在宋襄公没有继位前,他曾向他的父亲宋桓公说,要把位子让给他同父异母的哥哥目夷,请求他的父亲将他的哥哥目夷立为太子,但目夷没有同意,为了躲避宋襄公的让贤,目夷还逃到了卫国。在宋襄公即位后,目夷被宋襄公立为相。
假如说,宋襄公让位是为了套路他的哥哥,那么就说明宋襄公没那么二球,不仅不是??楞的角色,还有挺深的心机和城府,那么他也不会傻到在兵力劣势的情况下,让敌人安全渡河之后才开战。
反过来也就说明了宋襄公本人本质上是一个具有仁义礼智信、仁爱真善美的社会主义五好青年,虽然说仁义的有点智障。
毛主席曾这样评价宋襄公:“我们不是宋襄公,不要那种蠢猪式的仁义道德。”为什么,会这样说宋襄公呢?
首先,要说在齐桓公死后,霸主之位便空了下来,这个时候宋襄公不知道抽了什么风,想效仿齐桓公,会盟称霸,相比于晋、楚、齐、秦来说,宋国就是个巴掌大小的地方,小国争霸本身就是再找死。于是在当时形成两个集团,一个是由楚、齐、郑、陈、蔡等国组成的一大集团,另一个是由宋襄公、卫、邾、曹、滑等几个小国组成的集团。结果可想而知,你当霸主了,楚国说我怎么办?老子还想当一回霸主呢?于是在宋襄公会盟的时候,楚国把宋襄公直接逮了起来,最后在鲁国的调停下,才被放了。
回去之后,宋襄公还不死心,本着剪其羽翼的原则,于是去攻打郑国,结果楚国逮住宋国大军外出这个机会,楚成王带着大军浩浩荡荡的杀向宋国,老巢马上就没了,宋襄公之后苍茫回国。很明显,楚国那么大地方兵多将广,宋国巴掌大的地方原本兵就不多。
结果呢?在泓水河边,宋襄公又抽风了,大手一挥全军后退,让他们上岸,就过可想而知,当楚国大军登岸以后,十个打一个,宋襄公被打的落荒而逃,半渡而击这个典故就是在这一战中产生的。
要说的是在宋襄公战败回国后,国人都埋怨宋襄公迂腐,宋襄公却驳斥到“一个有仁德之心的君子,作战时不攻击已经受伤的敌人,同时也不攻打头发已经斑白的老年人。尤其是古人每当作战时,并不靠关塞险阻取胜,寡人的宋国虽然就要灭亡了,仍然不忍心去攻打没有布好阵的敌人。”看到这相信大家对宋襄公这个人也是五体投地了,在这种脑抽风的情况下,宋襄公带着他的王图霸业、春秋大义在重伤中不治身亡。

3. 如何看待半渡而击与宋襄公?

半渡而击是一种军事战术,指在行军打战中,两军分别在水流两边对峙,敌军准备主动出击首先渡河,而我军在对方渡河到一半的时候发起进攻。
半渡而击是取胜的绝佳机会,军队在在半渡的时候防御能力和进攻能力都有所减弱,面对两军隔水对垒的情况,正常的想法应该是想办法引对方首先渡河,然后把握机会半渡而击。


楚汉时期,汉将韩信在潍水之战当中主动渡河,吸引楚军半渡而击,然后假装打不过对方,后退撤兵,等到楚军渡河追击的时候,汉军移走放在上游堵塞水流的沙包,引水灌敌,大败楚军。潍水之战中汉军取得胜利是因为成功利用了半渡而击的战术,潍水之战至关重要,这一站扭转了楚汉局势,楚军在战败之后失去了战争的主动性,只能被动防御,而汉军却得以反攻。
根据记载,潍水之战两军对峙的时候,楚君二十万兵力,汉军十万,可见,半渡而击是一个可以以少胜多,反败为胜的战术。


然而,作为春秋五霸之一的宋襄公,在泓水之战中竟然放弃了半渡而击的机会。在宋襄公成为宋国国君的时候,中原大陆分为两大阵营,一是楚,齐,郑,陈,蔡等大国联盟,二是宋,卫,邾,曹,滑等小国联盟。
宋襄公想通过攻打郑国削弱大国的力量,楚国就出兵救郑国,宋襄公只能从郑国退兵,迎击楚兵。楚兵到了泓水南岸,准备主动渡河出击。楚兵人强马壮,宋兵兵力较弱,宋襄公手下的大司马司马固建议半渡而击,但是宋襄公觉得乘人之危不是君子所为,所以他让楚兵过河。楚兵列阵的时候,司马固又说,对方还没有准备好,现在攻打还有胜算,宋襄公觉得要等对方列阵击鼓才可以进攻。列阵准备好后的楚兵打败了宋兵,宋襄公也在此战役中受了重伤,不久后身亡。


同样都是敌强我弱的情况,同样两军也是隔水对峙,潍水之战和泓水之战却有着不一样的结果。在战争中,把握好战术,利用好天时地利人和,掌握主动性非常重要,半渡而击明显是一个掌握主动性的好战术。宋襄公自称仁义之师,在战争中主动把胜利让给敌军的行为在军事上是一件很蠢的事情。
战争本来就有强弱之分,如果在明知道我军处于弱势的情况还满口仁义道德,浪费进攻的机会,实际就是犯蠢,因为一场战役的成败对后续的局势影响重大,很可能因为这就是至关重要的转折点,所以每一次军事命令都不能错失良机。按照宋襄公口中的道德,如果要讲仁义,最好的方法不是打战,而是单挑,但是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如何看待半渡而击与宋襄公?

4. 宋襄公固守仁义不肯半渡而击,这其中隐藏着怎样的大智慧?

两千年前的时候,一位国君眯着眼神,看着对岸的敌人一群接着一群,慢慢地渡过那条河,身边的大臣们对国君说:楚军已经渡了一半儿的河,我们趁着这个机会杀过去,一定能够打败他们,但是,这个国君不想听他说的话。他觉得,假如人家还没有渡过这条河,就去袭击人家,有侮辱宋国仁义之师的意思。

经过了很长的时间,敌人终于上岸了,宋国的那位大将军告诉这位国军说,楚军现在很乱,我们正好发动袭击,趁他们没有排兵布阵的时候,打败他们还是有机会的。但是,这个国君还是不听。他觉得,人家还没有摆好阵势,你就发起了进攻,你这样还能叫做仁义之师吗?

又过了很长的时间,敌人终于排兵布阵完毕,宋军和楚军两个阵营开始相互攻击,因为敌人很多,宋军的军队很少,所以那个国君率领的军队被打的节节败退,他自己的腿上还中了一箭,宋国人都怨恨国君没有抓住那个机会去袭击敌人,导致了战争的失败。虽然他受伤了,但是他仍然振振有词的解释,君子不会再攻击已经负伤的敌人,也不会俘虏小孩和老人。

我虽然是亡了国的人,但是,我不会忘掉那些作战的规则,不会去攻击那些没有摆好阵势的人,不会去攻击那些受了伤的人。说完之后,他忍不住伤口的疼痛,剧烈的咳嗽了几下之后就去世了。大臣们和周边的士兵们都哭了起来,这位绅士一样的国君就是大名鼎鼎的宋襄公。而战争中在一旁劝导他的将军就是他的哥哥。 

5. 宋襄公的仁义之师为什么会失败?谈谈你的看法。

春秋霸主齐桓公死后,齐国发生内乱,宋国襄公于是就通知各国诸侯,请他们共同护送公子昭到齐国去接替君位。但是宋襄公的号召力不大,多数诸侯把宋国的通知搁在一边,只有三个小国带了点人马前来。宋襄公率领四国的兵马打到齐国去。齐国一批大臣一见四国人马打来,迎接公子昭即位,这就是齐孝公。
齐国本来是诸侯的盟主国,如今齐孝公靠宋国帮助得了君位,宋国的地位就自然提高了。宋襄公雄心勃勃,想继承齐桓公的霸主事业。这次他约会诸侯,只有三个小国听从他的命令,几个中原大国没理他。宋襄公想借重大国去压服小国,就决定去联络楚国。他认为要是楚国能跟他合作的话,那么在楚国势力底下的那些国家自然也都归服他了。他把这个主张告诉了大臣们,大臣公子目夷不赞成这么办。他认为宋国是个小国,想要当盟主,不会有什么好处。宋襄公哪里肯听他的话,他邀请楚成王和齐孝公先在宋国开个会,商议会合诸侯订立盟约的事。楚成王、齐孝公都同意,决定当年七月约各国诸侯在宋国开会。
到了七月,宋襄公驾着车去开大会。公子目夷说:“万一楚君不怀好意,可怎么办?主公还得多带些兵马去。”
公元前638年,宋襄公出兵攻打郑国。郑国向楚国求救。楚成王可厉害,他不去救郑国,反倒派大将带领大队人马直接去打宋国。宋襄公没提防这一着,连忙赶回来。两军分别在泓水的两岸,驻扎下来。两军隔岸对阵以后,楚军开始渡过泓水,进攻宋军。公子目夷瞧见楚人忙着过河,就对宋襄公说:“楚国仗着他们人多兵强,白天渡河,不把咱们放在眼里。咱们趁他们还没渡完的时候,迎头打过去,一定能打个胜仗。”宋襄公说:“不行!咱们是讲仁义的国家。敌人渡河还没有结束,咱们就打过去,还算什么仁义呢?”
宋国军队哪儿挡得住,纷纷败下阵来。宋襄公指手画脚,还想抵抗,可是大腿上已经中了一箭。还亏得宋国的将军带着一部分兵马,拼着命保护宋襄公逃跑,总算保住了他的命。宋襄公逃回国都商丘,宋国人议论纷纷,都埋怨他不该跟楚国人打仗,更不该那么死搬打法。宋襄公揉着受伤的大腿说:“依我说,讲仁义的人就应该这样打仗。比如说,见到已经受了伤的人,就别再去伤害他;对头发花白的人,就不能捉他当俘虏。”公子目夷气愤地说:“打仗就为了打胜敌人。如果怕伤害敌人,那还不如不打;如果碰到头发花白的人就不抓,那就干脆让人家抓走。”宋襄公受了重伤,加上受气,过了一年就死了。

宋襄公的仁义之师为什么会失败?谈谈你的看法。

6. 宋襄公不肯半渡而击被嘲笑千年,遵循姜太公兵书交战规则错了吗?

不要说以现代的眼光看宋襄公的迂腐,再往上推两千多年,连古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如果把宋襄公的行为孤立起来看,确实不符合绝大多数人的战争观念,但是这场宋楚泓水之战发生在春秋时代的公元前638年,还是一个有着比较特殊背景的年代。

按孔子的说法,那时已经是“礼崩乐坏”。但是一些各诸侯王贵族的行为习惯里还保持着贵族的所谓高尚风度,“礼”在一定程度上还没有真正彻底地“崩”掉。特别是表现在军事战争方面有许多行为规范,比如讲究在战斗中君子不再伤害已经受伤的士兵,不俘虏上了年纪的敌人,不攻击没有准备好的队伍,不追逐逃跑的,更不能杀害投降的。
这些打仗时的“讲究”,看似和平时所理解的战争残酷和兵不厌诈完全相反。但是这种观点至少在春秋早期是很正常的。诸侯大国之间最早开始征伐的主要动机是为了争霸,而不是以消灭对方军队和吞并土地为目的,宋襄公也是心比天高,想接替齐桓公的霸主地位。打个比方,就像在众兄弟面前要做老大,既要有实力也得有各位弟兄认可的仁义,当然不会以消灭哪个弟兄为最终目标。

如果以后来人的战场法则来看宋襄公,他一定是个怪胎,但是春秋早期以争霸为目的的战争远没有战国时代那般直接和残酷。宋襄公泓水之战失败后五年,还发生了晋楚城濮之战,晋文公遵守诺言,诞生了著名的“退避三舍”,这种礼节性质的战场行为其本质其实和宋襄公没有区别,只不过晋文公重耳不像宋襄公那样没有底线罢了。如果晋文公败了,那么他可能就是历史上第二个被嘲笑的“宋襄公”。

春秋时代的争霸战延续到后期至战国的土地国家兼并战争,战争规模和残暴程度才发展到无以复加。任何手段都是为战争最后取得胜利服务,诸侯王的血统遗传基因里没有任何“礼”可讲,只有铁血厮杀残酷的一面。

7. 宋襄公不肯半渡而击被嘲笑千年,遵循姜太公兵书交战规则错了吗?

两千年前,在商丘附近的一条名叫“泓”的大河边,一位戴着冠冕、留着山羊胡子的国君正在眯着眼出神地看着对岸的敌人密密麻麻地缓缓渡过泓河。



这时,旁边的一位看上去年纪比他稍长的大将对这位国君说:“楚军现在渡河到了一半,我们趁势掩杀过去,一定能打败他们。”
那位国君不以为然,持着山羊胡子说:“不鼓不成列。”人家还没渡河,就去袭击,有辱我们宋国仁义之师的威名。”



过了好长时间,等到敌人上岸了,宋国的那位大将又劝谏道:“趁楚军乱作一团,还没有布好阵,我们正好发动袭击,还有打败他们的机会。”国君依旧固执地摇头:“人家还没摆好阵势,你就发动冲锋,还能叫做仁义之师吗?”大将无语。
过了好长时间,敌人布好阵后,宋、楚两军开始冲杀。因为敌众我寡,那位国君统领的军队被打得落花流水,他本人的腿上还中了一箭。



宋国人都埋怨国君没有抓住战机袭击敌人,导致大败。这位国君躺在榻上,颤抖的手不住地摩挲着箭伤,看得出他的伤势很严重,但他仍然鼓起劲,振振有词地辩解道:“君子不会再攻击已经负伤的士兵,也不会俘虏老人和小孩。上古的时候,君王不会仗着地势险要阻击敌人。我虽然只是亡了国的商朝的后裔,但也不会忘掉这些作战规则,去攻击还没有摆好阵势的敌人。(“君子不重伤,不擒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



说完,他忍不住箭伤的剧痛,猛烈地咳嗽了几声,就撒手人寰了。那位大将和旁边的臣民们都跪下来,嚎陶大哭。这位绅士般的国君,就是大名鼎鼎宋襄公。向他焦急发问的那位大将,是他的哥哥,宋国掌握军事大权的公子目夷。
他们的敌人,则是来自蛮荒之地的楚国大兵。这场在中国战争史上赫赫有名的战役,就是泓水之战。关于宋襄公的悲剧,从古至今,不外乎有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宋襄公假仁假义,虚伪透顶,想以“仁义”沽名钓誉感化敌人,实现自己的扩张野心;还有一种,认为宋襄公脑子有问题,愚不可及,是他的落败,是“蠢猪式的仁义”,是自讨苦吃,自寻死路;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宋襄公的“一肚子不合时宜”是真情流露,合情合理,是值得怀念的逝去的古风,是让人伤感的永远不再的贵族风范。



没错,前两种看法是主流意见,占据了各式各样的教科书和讲堂,甚至众多名人伟人的头脑,因为它们看起来和我们的日常经验十分契合,从而也显得真实可信,容易让人接受。
倒是第三种观点,显得那么突兀,那么另类,让人有点瞠目结舌,无所适从,但似乎也并不是空穴来风,信口雌黄。那么,真实的宋襄公到底是怎么回事?他的仁义究竟是真情流露,还是虚伪沽名?
要理清这些事,我们必须回到春秋,还原宋襄公的本来面目,还原那时的真实战争。首先,我们必须理解,宋襄公的泓水之战,正处在春秋时期,是上古时期的贵族之间依据“军礼”所进行的“有限度”战争急剧向以平民为主体的无限战争转折的关键当口。

宋襄公不肯半渡而击被嘲笑千年,遵循姜太公兵书交战规则错了吗?

8. 也谈宋襄公之仁

 暮春时节,笔者乘着“河南杂文名家走进睢县采风”活动的春风,挟风带雨,呼啸而至,小憩睢县北湖岸边。短短三天,纵使浮光掠影,总有美好记忆,但最感慨的还是宋襄公,这里抛却其他不表,只谈谈宋襄之仁。
  宋襄之仁,泛指对敌人讲仁慈的可笑行为。简单地说,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宋襄公在与楚国的泓水之战中(泓水在今河南柘城县北30里),由于坚持自己的战术而失败,从此,人们便将宋襄公的这种战术思想称为“宋襄之仁”。
  宋襄公,子姓,宋氏,名兹甫(?——公元前637年),是春秋五霸之一,公元前650年至公元前637年在位14年,齐桓公死后,宋襄公帮助齐国平定内乱,拥立齐孝公,宋襄公从此声名鹊起。宋襄公欲继承齐桓公的霸业,与楚国争霸。公元前638年,宋襄公讨伐郑国,与救郑的楚国展开泓水之战,宋襄公固守“仁义”,致使在泓水惨败,次年伤重而死,后葬于襄陵(今睢县北湖)。
  宋襄公死后92年,孙武出生。孙武(约公元前545年~公元前470年),春秋末期齐国人,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被誉为“东方兵学的鼻祖”。
  《孙子兵法始计篇》云: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实者虚之,虚者实之”——虚虚实实真真假假,不论什么手段,计谋为取胜而设,战而胜之才是王道。漫步襄园,听解说员讲解得知,泓水之战后,兵者,诡道也,阴谋诡计,大行其道,所谓义战,荡然无存。
  揽古今之变,探文化密码,怎样看待宋襄之仁?政道之谋,随情势而变。有宋襄公不知权变、教条主义之说,宋襄公和齐桓公一样,是个胸怀大志而又命运多舛的人,一心想当霸主,却连遭挫折,自己在经过了几次战争的焦灼之后,反而殒命沙场,特别是面对打败对手的大好时机,他偏偏要行“仁义”,他“仁义”,对手却不仁不义。无情的战败,不但断送了他的称霸梦,更令他因此含恨九泉。他称霸不成,仁义无果,后人说起来,无不扼腕叹息。
  人格分裂之说。有学者认为,纵观宋襄公的作为,行事矛盾之处很多,很不好解释,他患有严重的人格分裂症。你看,他“仁义”起来,以国让兄,沽名钓誉,“不鼓不成列”;暴虐起来,竟拿着小国之君去祭神。低调起来,被楚成王释放后,假惺惺不好意思回国;耍横起来,目中无人,一意孤行。这种人,外强中干,欺软怕硬,对强者(例如王兄子鱼和楚成王)讲“仁义”,对弱者(例如各个小国)施残暴……宋桓公不察,让他为君当政,委实是勉为其难。
  宋襄之仁,类似的故事《中山狼传》的东郭先生和狼如是,蒲松龄《聊斋志异》的狼如是,外国寓言《农夫和蛇》《披着羊皮的狼》亦如是,古今中外不乏其例。今人似乎可以展开想象,继续寻找答案。
  见仁见智。泓水之战后,历史进入转型期,“春秋无义战”成为现实。崇尚“仁义”的价值观开始改变,“礼崩乐坏”,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成为常态。特别是兵家以仁义为耻、以强势为体,以诡道为用。“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功利主义盛行。再过70年左右,进入战国时代。班固在《汉书·地理志》中说:“周室既衰,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转相吞灭,数百年间,列国耗尽;至春秋时尚有数十国,五伯迭兴,总其盟会;陵夷至于战国,天下分而为七……”战国时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个思想家的时代——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芒就要喷薄而出了。
  回眸泓水之战,假如宋襄公听了子鱼的话,就能战胜楚军,势力发展到南方,巩固霸主地位,历史将走向何方?难以揣测,也无法揣测。但春秋无义战,偏偏宋襄公靠仁义立身,靠仁义继位,靠仁义称霸,又因仁义败于泓水之战,为此丢了性命不说,还留下仁义之战的最末篇章。忠孝仁义是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也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宋襄公死后,周天子给予高度评价,今襄陵神道牌坊前,有“仁德垂范”四个大字,即为周天子所赐。钱文忠教授在《百家讲坛》解读三字经时说,宋襄公高举仁义的大旗,想称霸中原,却被强大的楚国打败,但正因为他的仁义、讲信用,而使弱小的宋国位列春秋五霸的第二位。更有传奇色彩的是,春秋五霸中唯有宋襄公墓茔至今尚存。睢县北湖岸边柳树青青,望母台上襄公巨塑高耸,今人建有宋襄公公园、仁义广场、仁义楼,驻足观瞻,念兹在兹,宋襄公忠孝仁义的光芒仍然熠熠生辉。
  笔者以为,以宋襄公为例,天下大势已定,仁义在也好,诡计兴也罢,宋襄公就是宋襄公,他无法改变的是历史,历史也无法改变他——时代就是时代,它总是要打上时代的烙印。无法改变的是历史,该发生的一定发生,不该发生的故事永远不会发生。正所谓“是非成败转头空,人间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也正是“数英雄,论成败,古今谁能说明白,千秋功罪任评说,海雨天风独往来”。宋襄公已逝,二千六百多年已过,漫步北湖岸边,不禁忧思:睢水留白,自有后人评说。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