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军渡河时,宋襄公为什么不发兵攻打楚军﹖

2024-05-09

1. 楚军渡河时,宋襄公为什么不发兵攻打楚军﹖

是个迂腐的人,这样的人去争夺霸主,注定是可悲的下场。。。
公元前638年,宋襄公出兵攻打郑国。郑国向楚国求救。楚成王可厉害,他不去救郑
  国,反倒派大将带领大队人马直接去打宋国。宋襄公没提防这一着,连忙赶回来。宋军在泓
  水(在河南柘城西北,泓音hóng)的南岸,驻扎下来。
  两军隔岸对阵以后,楚军开始渡过泓水,进攻宋军。公子目夷瞧见楚人忙着过河,就对
  宋襄公说:“楚国仗着他们人多兵强,白天渡河,不把咱们放在眼里。咱们趁他们还没渡完
  的时候,迎头打过去,一定能打个胜仗。”
  宋襄公说:“不行!咱们是讲仁义的国家。敌人渡河还没有结束,咱们就打过去,还算
  什么仁义呢?”
  说着说着,全部楚军已经渡河上岸,正在乱哄哄地排队摆阵势。公子目夷心里着急,又
  对宋襄公说:“这会儿可不能再等了!趁他们还没摆好阵势,咱们赶快打过去,还能抵挡一
  阵。要是再不动手,就来不及了。”
  宋襄公责备他说:“你太不讲仁义了!人家队伍都没有排好,怎么可以打呢。”
  不多工夫,楚国的兵马已经摆好阵势。一阵战鼓响,楚军像大水冲堤坝那样,哗啦啦地
  直冲过来。宋国军队哪儿挡得住,纷纷败下阵来。
  宋襄公指手划脚,还想抵抗,可是大腿上已经中了一箭。还亏得宋国的将军带着一部分
  兵马,拼着命保护宋襄公逃跑,总算保住了他的命。

楚军渡河时,宋襄公为什么不发兵攻打楚军﹖

2. 如何看待半渡而击与宋襄公?

半渡而击这个成语相信大家很熟悉,但具体出自那个时期,那个典故,相信大家都有所疑问?
今天小虫就来为大家详细讲一讲半渡而击的人和事。
讲起半渡而击这个典故就必须要说一说春秋时期的宋襄公,根据《史记》中记载宋襄公是春秋五霸之一,关于春秋五霸的说法五花八门,有八种之多,本文以《史记》记载为准。
说起宋襄公为人,后世对宋襄公的褒贬不一,有人说宋襄公仁义有信,知晓春秋大义;又有人说他虚人假意,是假道学的典型。但需要提到的是宋襄公固然迂腐、不自量力,但在做人方面还是仁义有信的。
宋襄公是宋桓公的次子,但也是宋桓公的嫡子,在宋襄公没有继位前,他曾向他的父亲宋桓公说,要把位子让给他同父异母的哥哥目夷,请求他的父亲将他的哥哥目夷立为太子,但目夷没有同意,为了躲避宋襄公的让贤,目夷还逃到了卫国。在宋襄公即位后,目夷被宋襄公立为相。
假如说,宋襄公让位是为了套路他的哥哥,那么就说明宋襄公没那么二球,不仅不是??楞的角色,还有挺深的心机和城府,那么他也不会傻到在兵力劣势的情况下,让敌人安全渡河之后才开战。
反过来也就说明了宋襄公本人本质上是一个具有仁义礼智信、仁爱真善美的社会主义五好青年,虽然说仁义的有点智障。
毛主席曾这样评价宋襄公:“我们不是宋襄公,不要那种蠢猪式的仁义道德。”为什么,会这样说宋襄公呢?
首先,要说在齐桓公死后,霸主之位便空了下来,这个时候宋襄公不知道抽了什么风,想效仿齐桓公,会盟称霸,相比于晋、楚、齐、秦来说,宋国就是个巴掌大小的地方,小国争霸本身就是再找死。于是在当时形成两个集团,一个是由楚、齐、郑、陈、蔡等国组成的一大集团,另一个是由宋襄公、卫、邾、曹、滑等几个小国组成的集团。结果可想而知,你当霸主了,楚国说我怎么办?老子还想当一回霸主呢?于是在宋襄公会盟的时候,楚国把宋襄公直接逮了起来,最后在鲁国的调停下,才被放了。
回去之后,宋襄公还不死心,本着剪其羽翼的原则,于是去攻打郑国,结果楚国逮住宋国大军外出这个机会,楚成王带着大军浩浩荡荡的杀向宋国,老巢马上就没了,宋襄公之后苍茫回国。很明显,楚国那么大地方兵多将广,宋国巴掌大的地方原本兵就不多。
结果呢?在泓水河边,宋襄公又抽风了,大手一挥全军后退,让他们上岸,就过可想而知,当楚国大军登岸以后,十个打一个,宋襄公被打的落荒而逃,半渡而击这个典故就是在这一战中产生的。
要说的是在宋襄公战败回国后,国人都埋怨宋襄公迂腐,宋襄公却驳斥到“一个有仁德之心的君子,作战时不攻击已经受伤的敌人,同时也不攻打头发已经斑白的老年人。尤其是古人每当作战时,并不靠关塞险阻取胜,寡人的宋国虽然就要灭亡了,仍然不忍心去攻打没有布好阵的敌人。”看到这相信大家对宋襄公这个人也是五体投地了,在这种脑抽风的情况下,宋襄公带着他的王图霸业、春秋大义在重伤中不治身亡。

3. 如何看待半渡而击与宋襄公?

半渡而击是一种军事战术,指在行军打战中,两军分别在水流两边对峙,敌军准备主动出击首先渡河,而我军在对方渡河到一半的时候发起进攻。
半渡而击是取胜的绝佳机会,军队在在半渡的时候防御能力和进攻能力都有所减弱,面对两军隔水对垒的情况,正常的想法应该是想办法引对方首先渡河,然后把握机会半渡而击。


楚汉时期,汉将韩信在潍水之战当中主动渡河,吸引楚军半渡而击,然后假装打不过对方,后退撤兵,等到楚军渡河追击的时候,汉军移走放在上游堵塞水流的沙包,引水灌敌,大败楚军。潍水之战中汉军取得胜利是因为成功利用了半渡而击的战术,潍水之战至关重要,这一站扭转了楚汉局势,楚军在战败之后失去了战争的主动性,只能被动防御,而汉军却得以反攻。
根据记载,潍水之战两军对峙的时候,楚君二十万兵力,汉军十万,可见,半渡而击是一个可以以少胜多,反败为胜的战术。


然而,作为春秋五霸之一的宋襄公,在泓水之战中竟然放弃了半渡而击的机会。在宋襄公成为宋国国君的时候,中原大陆分为两大阵营,一是楚,齐,郑,陈,蔡等大国联盟,二是宋,卫,邾,曹,滑等小国联盟。
宋襄公想通过攻打郑国削弱大国的力量,楚国就出兵救郑国,宋襄公只能从郑国退兵,迎击楚兵。楚兵到了泓水南岸,准备主动渡河出击。楚兵人强马壮,宋兵兵力较弱,宋襄公手下的大司马司马固建议半渡而击,但是宋襄公觉得乘人之危不是君子所为,所以他让楚兵过河。楚兵列阵的时候,司马固又说,对方还没有准备好,现在攻打还有胜算,宋襄公觉得要等对方列阵击鼓才可以进攻。列阵准备好后的楚兵打败了宋兵,宋襄公也在此战役中受了重伤,不久后身亡。


同样都是敌强我弱的情况,同样两军也是隔水对峙,潍水之战和泓水之战却有着不一样的结果。在战争中,把握好战术,利用好天时地利人和,掌握主动性非常重要,半渡而击明显是一个掌握主动性的好战术。宋襄公自称仁义之师,在战争中主动把胜利让给敌军的行为在军事上是一件很蠢的事情。
战争本来就有强弱之分,如果在明知道我军处于弱势的情况还满口仁义道德,浪费进攻的机会,实际就是犯蠢,因为一场战役的成败对后续的局势影响重大,很可能因为这就是至关重要的转折点,所以每一次军事命令都不能错失良机。按照宋襄公口中的道德,如果要讲仁义,最好的方法不是打战,而是单挑,但是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如何看待半渡而击与宋襄公?